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6篇
  免费   3篇
法律   86篇
中国政治   69篇
政治理论   10篇
综合类   12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论侦查讯问中的暗示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赵桂芬 《政法学刊》2002,19(3):52-55
暗示法在侦查讯问中的运用有助于讯问目的的实现。常见的暗示方法有语言暗示、行为暗示、情境暗示。从心理与法律的角度,侦查讯问中运用暗示法有其必要性和可能性。暗示法虽然没有被我国及其它国家法律明文禁止,但其一方面有隐瞒真实的一面,即隐瞒讯问意图及掌握证据的真实情况,与欺骗的方法有相似之处;另一方面具有诱导被暗示者按照侦查人员的推测与想象回答问题的功能,与引诱方法有相似之处。如果暗示法运用不当,极易产生欺骗、引诱之嫌疑。因此,正确区分暗示与欺骗、暗示与引诱,解决暗示法的合法性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42.
李建明 《现代法学》2005,27(5):60-65
讯问犯罪嫌疑人作为收集证据的重要途径在其方法上受到人权保障原则的制约,讯问方法的运用因此不得不面临人权保障与发现案件事实真相的目标冲突。讯问合法性的实质标准在于保证犯罪嫌疑人供述的自愿性,但纯粹的、彻底的自愿供述不可能是讯问合法性的绝对标准。为兼顾人权保障与侦查效率,我们既要确立任何人不被强迫自证其罪的原则,也要鼓励犯罪嫌疑人如实供述,并允许运用可能对供述自愿性构成轻微损害的讯问方法。  相似文献   
143.
人大对法院具有监督权,但是这种监督权不包括个案监督权。法官具有法律适用权,没有司法审查权,这就要求法官在行使法律适用权时保持适度克制,不能越权行使司法审查权。中国目前迫切需要建立有限司法审查权制度。  相似文献   
144.
犯罪嫌疑人在侦查讯问中的诉讼权利问题,一直是诉讼法学界和司法实务界密切关注的焦点问题。探讨侦查讯问过程中犯罪嫌疑人诉讼权利的基本构成,解析犯罪嫌疑人诉讼权利保障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犯罪嫌疑人诉讼权利保障的对策建议,对于进一步深化犯罪嫌疑人诉讼权利保障问题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5.
欺诈性侦查是一种具有较大争议的侦查行为。对欺诈性侦查进行概念界定时,应考虑概念本身的科学性与可适用性,强调"示假"是欺诈性侦查得以认定的必要条件,从而只将部分具有欺骗色彩的侦查行为视为欺诈性侦查。侦查谋略只是侦查人员智慧的利用,不存在对其进行合法性评价的问题,不宜利用这个概念指称欺诈性侦查。此外,还应当理顺欺诈性侦查与乔装侦查、卧底侦查与技术侦查等概念之间的关系。在对欺诈性侦查进行概念界定的基础上,可以对刑事诉讼法第50条所指的"欺骗"进行合理解释。  相似文献   
146.
审讯又犯罪嫌疑人,是一场场尖锐复杂、面对面攻心斗智的战斗。尽管负责狱内侦查工作的监狱人民警察在审讯中居于主动地位,而审讯对象居于被动地位,但由于监狱人民警察面对的审讯对象一般都具有对付审讯的伎俩,这就决定了其在审讯中必须注重审讯口才表达方法与技巧的运用。文章在概念解释的基础上,详细介绍了提问、应答的口才表达方法与技巧,这对于狱内审讯实践而言,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7.
陈卫东  孟婕 《法学论坛》2020,(3):120-129
经过《刑事诉讼法》三次修改,中国的刑事辩护制度在立法上取得重大进展,基本上已与国际规则和标准接轨,律师的各项权利不断丰富发展,日益完善。但时至今日,唯独律师在场权没有落实。西方法治国家均建立了讯问时律师在场权,并呈现出积极和消极两种模式。随着"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开展、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入法,律师在场权的问题再一次被提出,其在我国已具备现实可行的条件和契机。鉴于制度本土化的诉求,应当考虑借鉴消极面向的基本范式,即以监督和事后反馈的方式保障犯罪嫌疑人的诉讼权利不受侵犯。同时,制度改革需要详细构建侦讯期间律师在场权的适用范围、供给来源、权利类型和流程设计等规则。  相似文献   
148.
讯问作为一场发生在行使国家公权力的国家机关与处于被追诉地位的个体公民之间面对面的对抗与较量,其科学性是衡量一国(地区)刑事诉讼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讯问制度是各国(地区)刑事诉讼法必不可少的内容。但是,由于价值观念、诉讼模式、法律文化、历史传统等差异,各国(地区)讯问制度既有共同点又有区别。对此进行比较研究,对于完善我国讯问制度,实现诉讼人权保障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49.
美国审前讯问指导理论的沿革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1966年的米兰达判决以前,美国联邦最高法院规范审前讯问的指导理论一直处于不断的发展变化之中。在米兰达案件中,最高法院最终将反对强迫自证其罪特权确立为规范审前讯问的主要根据,并导致特权自身发生变化。沃伦法院之后,米兰达判决的宪法地位一度有所动摇。2000年,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又重申了米兰达判决的宪法地位。  相似文献   
150.
讯问笔录是刑事诉讼的证据之一,其是对讯问内容的有效固定,该阶段证据固定的优劣对后续诉讼程序的开展十分重要,故在该阶段不但要注重讯问技巧,同时也要掌握讯问笔录的制作技巧。受贿案件的讯问笔录的重要性也是不言而喻的,但实践中受贿案件的询问笔录的制作存在诸多问题,亟待解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