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4篇
  免费   21篇
各国政治   57篇
工人农民   23篇
世界政治   18篇
外交国际关系   34篇
法律   81篇
中国共产党   16篇
中国政治   108篇
政治理论   28篇
综合类   120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42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41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36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32篇
  2004年   30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东干文学是中亚的华裔文学,是海外华语文学领域中的新成员。东干文学在文字、语汇、文化等方面有着其他区域华语文学无法替代的特性,比如东干文字的拼音化、对晚清乃至宋元时代语汇的保留以及文化上兼具俄罗斯文化、中国传统文化与伊斯兰文化的多元性。这些特性以及与之相关的研究方法都为海外华语文学在学科的命名、整合研究以及未来发展中的生机与危机等理论构建与深化提供了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102.
The seventeenth century placed Western political thought on a path increasingly concerned with ascertaining the legitimacy of a determinate individual, parliamentary or popular sovereign. As early as Shakespeare, however, a parallel literary tradition serves not to systematise, but to problematise the discourses used to assert the legitimacy with which control over law and government is exercised. This article examines discourses of legal and political legitimacy spawned in early modernity. It is argued that basic notions of ‘right’, ‘duty’, ‘justice’ and ‘power’ (corresponding, in their more vivid manifestations, to categories of ‘heir’, ‘celebrity’, ‘martyr’ and ‘monster’) combine in discrete, but always encumbered ways, to generate a variety of legitimating discourses. Whilst transcendentalist versions of those discourses begin to wane, their secular analogues acquire steadily greater force. In addition to the Shakespearean histories, works of John Milton, Pierre Corneille, Jean Racine, Friedrich Schiller and Richard Wagner are examined, along with some more contemporary or ironic renderings.
Eric HeinzeEmail:
  相似文献   
103.
针刺麻醉的基础研究虽然主要以现代科学技术为手段,但追溯针刺麻醉的源流与发展、廓清针刺麻醉的临床与研究实践、总结针刺麻醉的理论与技术方法,仍需在足够的古今文献依据基础上完成。古代针刺麻醉文献虽然内容丰富,但整理研究相对薄弱;现代相关文献报道数量较大,但缺乏系统总结。今后针刺麻醉文献研究工作应包括针刺麻醉文献的汇集整理研究、针刺麻醉文献资源数字化规范及标准研究、针刺镇痛与针刺麻醉文献的综合研究、针刺麻醉优势病种的特异性腧穴研究、针刺麻醉的中医理论研究5个方面。  相似文献   
104.
反腐文学热潮席卷当下文坛,适时回首反腐文学的俱时勃兴,冷静分析反腐文学的先天不足,客观探求反腐文学的深化途径,有助于反腐文学的持续繁荣,有助于社会的进步文明。  相似文献   
105.
毛泽东一生酷爱读中国古代文史,并形成了一种读书治国、治军的理念。毛泽东在诠释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军事建设的过程中,点评和使用了大量的中国古代文学与史学。他在遨游于中国古代文史时,不仅探索到了夺取革命胜利的妙道真经,而且借鉴了古代文史中经验教训的合理内核为社会主义军事建设提供了有益指导,更是承继了古代文史中的军事建设辩证法思想,为理顺治军大业提供了理论支撑。探讨中国古代文史与毛泽东军事思想的话语体系构建有助于学好历史,用好历史,构建中国气派、中国特色的话语体系。  相似文献   
106.
"文化寻根"是人类对基础文化结构进行追根溯源的一种认同与追思,而少数民族文学"文化寻根"是对少数民族文学现代感的强化,对中国文学的表述形式、中华文化的多元图景、中华多民族文学史格局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由此为了确保少数民族文学的可持续发展,基于多元文化视角下对少数民族文学"文化寻根"探析,能够促进中华文化的伟大复兴,促进少数民族与世界文学的接轨,对当前少数民族文学作品的创作和研究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7.
中国古典文学中蕴含着壮怀激烈、忧国忧民、大义凛然、慷慨悲歌、克勤于邦、克俭于家、不屈不挠、开拓进取等要素构成的民族精神.这些精神在建设先进文化的进程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8.
纪实学作品的重要特征之一,便是它的“真实性”,为此它为后人留下了弥足珍贵的“史料”。诞生于抗日战争时期的以记载侵华日军暴行为内容的大量通讯与报告字,同样因作的“身临其境”,而成为揭露侵略残暴罪行的原始“证据”。尤其是其独特的报道角度与宽广的覆盖面,不仅弥补了以往史料中的空白与不足,而且为今天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渠道。  相似文献   
109.
中国共产党文艺制度生成于与国民党争夺领导权的复杂政治斗争.1921至1929年,中国共产党在完成自身政党化的过程中逐渐确立了文艺在整个宣传工作中的地位,不仅通过政策制定和机构设立加强对文艺的组织和领导,而且将体现其政党意识的文艺思想有效地推进到社团、出版、传媒、文学教育和文学论争等现实层面.因此,中国共产党这一阶段文艺制度的建构成为1930年代的"左联"、1940年代的延安解放区以及新中国文艺制度的起源和原型.  相似文献   
110.
20世纪90年代"新生代"女作家多写个人生活与自我生存体验,企图以此对抗男性社会,建构起与众不同的女性话语空间.但这种私人化写作本身存在很大的局限性,极有可能成为某些人追逐经济利益的工具,从而进一步强化女人"第二性"的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