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7篇
  免费   3篇
各国政治   6篇
工人农民   16篇
世界政治   6篇
外交国际关系   7篇
法律   393篇
中国共产党   9篇
中国政治   44篇
政治理论   33篇
综合类   136篇
  2025年   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51篇
  2013年   41篇
  2012年   58篇
  2011年   53篇
  2010年   53篇
  2009年   49篇
  2008年   42篇
  2007年   50篇
  2006年   40篇
  2005年   44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4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1.
112.
符合法律规范的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意见在行政处理医疗纠纷上具有证明力,可以从鉴定人资格和条件、鉴定程序和方法等方面予以印证。但当其作为诉讼中的法定证据鉴定意见使用时,其证据力方面还存在一定问题,尤其与新修订的《民事诉讼法》存在不一致,应予完善,以提高其证据力。  相似文献   
113.
特殊医疗纠纷因其医患地位平等性而区别于传统意义上的一般医疗纠纷。在过去,一般医疗纠纷解决主要有合同和侵权两种路径,但以侵权路径为主。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合同路径不符合医方的角色定位,且难以帮助患者获得精神损害赔偿。然而,侵权路径亦有劣势,其难以涵盖整个医患关系,且无法解决医患实质平等。综合来看,解决纠纷审判宜采合同路径。主要理由有四:第一,合同路径能够适应特殊医疗纠纷基本特征。第二,合同路径并不排斥精神损害赔偿。第三,选择合同路径有助于《消费者权益保护法》适用的证成。第四,合同路径有利于促进医患形成"命运共同体",缓解医患矛盾。  相似文献   
114.
胡学军 《法律科学》2011,(3):98-106
我国通说对《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中关于医疗侵权诉讼案件举证责任的规定存在重大误解。医疗侵权诉讼的证明责任只能由患方承担,对此类案件证明的困境应参照西方国家通过使证明责任负担与提供证据责任负担分离的机制及特定要件事实的证明责任与特定证明标准相挂钩的机制来加以化解。  相似文献   
115.
《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已经实施近一年,其对我国现有医疗纠纷处理法律制度发挥了重要的推进和补充作用。但是,针对社会上发生的一系列案件,就《侵权责任法》第五十六条的适用范围进行分析和阐述,并提出医师的治疗特权概念,以期促进和谐医患关系的构建。  相似文献   
116.
目前有关看守所收押罪犯保外就医医学鉴定的法律规定尚不够规范,看守所收押罪犯保外就医的医学鉴定存在很多问题。要规范看守所收押罪犯保外就医的医学鉴定,就应加快刑罚执行方面的立法完善,规范保外就医等执法行为;建立统一的保外就医鉴定机构准入制度,改变当前鉴定机构的乱、杂局面;针对保外就医出现的新情况,建议尽快构建《看守所收押罪犯保外就医执行办法》及其实施细则和标准.  相似文献   
117.
118.
我国的医疗机构分类管理制度已实施10年,在医改背景下对其进行系统分析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分析医疗机构分类管理制度的构成、内容和实施现状,指出该制度在法律基础、分类方法、配套制度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从法律规范的建设、政府职能的转变、行政管理方式的改变等方面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9.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电子产品被广泛应用在各个领域。与此同时,涉及到数字证据的犯罪案件日益增多。目前,侦查取证人员面临的巨大挑战是需要在短时间内在存有海量数据的大容量存储介质中进行搜查取证活动,传统的数字取证模型难以应对。  相似文献   
120.
金日出 《行政与法》2010,(10):61-63
农民的健康问题关系到保护农村生产力、振兴农村经济、维护农村社会和谐发展和稳定的大局,对提高全民族素质具有重大意义。吉林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简称新农合)基本解决了农村居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广大农民主动就诊意识明显提高,"小病拖,大病扛"的现象得到了缓解,但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尽快采取措施加以解决。一是要加大宣传力度,让广大农民充分了解新农合的好处;二是要加强对新农合基金的管理;三是要科学调整补偿方案,提高补偿比例;四是要加快信息化建设,提高管理效率和水平;五是要大力加强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六是要健全农村医疗保险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