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7篇
  免费   18篇
各国政治   14篇
工人农民   7篇
世界政治   7篇
外交国际关系   26篇
法律   94篇
中国共产党   14篇
中国政治   45篇
政治理论   47篇
综合类   91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35篇
  2012年   33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41.
In this study we sought to identify which locations appear more, or less, attractive to a terrorist in planning an attack and to investigate what attributes of those locations influence preferences. A sample of undergraduate university students (N?=?147) were given the role of terrorists, and provided with five potential attack locations, including a pedestrian mall, a shopping center, a train station, a university and an airport. After using the Internet to learn about the target locations, participants placed the locations in rank-order from most to least preferred as targets and indicated why they had selected those targets. Results showed both a clear rank-order of target preferences: locations perceived as being more crowded were more preferred, while locations with a greater security presence were less preferred. Results also demonstrated a moderate posi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amount of online information viewed for a specific location and the preference for that location as a terrorist target, where participants who viewed more online content for a particular location were more likely to also prefer that location as a terrorist target. Findings from this study can potentially be used to reduce the likelihood of a terrorist attack occurring on specific locations, by altering the publicly available information on that location regarding the security and how crowded that location is.  相似文献   
342.
链合创新是循环经济产业集群在生态链上提高创新响应程度,降低创新风险,实现创新效率的主要形式。文章在提出循环经济产业集群链合创新八个假设的基础上,针对核心生态企业为上游企业和为下游企业两种情形,构建了两层生态结构的创新博弈模型,通过对博弈过程的细致分析,提出链合创新的策略集;并运用MATLAB工具就创新难度系数和生态影响力对策略集的影响进行仿真分析。研究表明:在循环经济产业集群中,核心生态企业链合创新的程度不是越大越好,其策略选择和最优利润与核心生态企业在生态链上的位置无关;链合创新的合作伙伴也并非相对实力越强越好,而是存在极值,且生态影响力越大,其可选范围也越大。  相似文献   
343.
社区基金会在激活社会服务资本,整合社会资源,满足民众需求,解决社会问题方面具有积极作用。但是受资源环境的影响,社区基金会为实现以上功能会选择不同的发展路径,其背后的行动逻辑很少有研究涉及。文章在资源依赖理论视角下,选择上海Y社区公益基金会为研究案例,通过从社区基金会发展的外部联合与内部重构两个方面,对基金会的依赖关系进行分析,讨论基金会发展路径选择的内在动因。研究发现,受组织环境的影响,社区基金会被迫通过情感化的关系认知与接纳、资源获取的理性抉择、利益共识的达成这些策略为争取组织资源而努力。同时,为了应对外界环境带来的挑战,社区基金会也会主动通过结构调整、开拓多样化的资源渠道、政治的妥协与倒逼对环境产生影响,并间接地创造着基金会的发展环境,以提高自身改造环境的能力。  相似文献   
344.
目的 总结黄精属中药资源特点,探索该属中药的优选方法和优选过程。 方法 根据野外调查的经验及结果,补充搜集古今文献。结果 分布广、药效佳的植物玉竹是黄精属最先被优选作中药的种类,来源单一;随后,黄精作为药食兼用之品被选择,逐渐优选出黄精、多花黄精、滇黄精3种来源植物。结论 黄精属中药是综合考虑黄精属植物的药效、资源和植物特性等多方因子优选出来的,并随需求和资源情况不断调整。黄精属中药的优选过程,也是该属植物药用历史演化的过程。  相似文献   
345.
在国际技术竞争中,技术权威既非构建于利益交换关系之上,又不依靠强制胁迫的方式来维系,而是通过锁定技术发展轨道与治理规则路径赢得其他国家的自愿追随,由此形成非对称服从关系。技术权威可划分为知识型、监管型、辐射型与借力型四种类型,不同技术权威类型之间可通过技术跃迁与市场规模拓展来实现转换。在移动通信技术领域,拥有不同技术权威类型的国家分别通过实体路径、市场路径、制度路径与联盟路径参与国际技术竞争,借助技术领域中的锁定效应巩固其在国际技术竞争中的优势地位,直至出现颠覆性技术的突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