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13篇
  免费   138篇
各国政治   341篇
工人农民   75篇
世界政治   154篇
外交国际关系   234篇
法律   395篇
中国共产党   364篇
中国政治   382篇
政治理论   908篇
综合类   798篇
  2023年   35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60篇
  2020年   136篇
  2019年   124篇
  2018年   136篇
  2017年   157篇
  2016年   146篇
  2015年   102篇
  2014年   219篇
  2013年   500篇
  2012年   220篇
  2011年   225篇
  2010年   173篇
  2009年   165篇
  2008年   172篇
  2007年   138篇
  2006年   172篇
  2005年   148篇
  2004年   193篇
  2003年   140篇
  2002年   103篇
  2001年   98篇
  2000年   43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政党的兴起有利于公共利益的实现,但由于政党的阶级性与先进性的差异使公共利益难以完全实现。我们党的阶级性和先进性必须要保障和实现人民的根本利益,因此,我们要设计良好的制度和机制,保障和实现人民的利益。  相似文献   
12.
不同性质的政党之间,既有矛盾的对立性,又有矛盾的同一性,它们应该而且必须相互借鉴.中国共产党只有积极借鉴吸收其它政党治国理政的有益经验,同时在吸收借鉴中遵循正确的原则,结合中国新的实践进行新的创造,为我所用,才能巩固和发展自己的执政地位,不断提高我们党的执政能力.  相似文献   
13.
经济全球化既为党的作风建设提供了新的机遇,同时又使党的作风建设面临严峻的考验。以积极的心态应对经济全球化,这是我们党主动适应经济全球化采取的正确的决策。  相似文献   
14.
党内巡视制度的建立根植于我国古代巡视制度的成功实践和党成立以来对巡视制度的理论探索。  相似文献   
15.
本文客观地调查与分析了心理测验在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中的作用与局限,提出了在党政领导干部选拔过程中正确地评价心理测验的价值、正确地使用心理测验结果、提高党政领导人才选拔的有效性和管理工作的科学性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行政相对人知情权是民主政治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防止行政权力腐败的有力措施 ,也是市场经济体制的必要要求。在“官本位”传统十分严重的中国 ,目前行政相对人知情权在理论和实践上均与世界发达国家差距甚远。笔者从知情权概念和价值入手 ,分析了我国行政相对人知情权制度发展滞后的历史成因 ,并为我国行政相对人知情权的完善提出了一些建议和意见。  相似文献   
17.
当前农村居民制度化政治参与的制约因素及改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减少甚至消除农民大量非制度化政治参与的根本措施是要加强农民制度化政治参与建设。农民政治参与强烈要求同其政治表达与参与机制不完善的矛盾,农民政治参与要求的实现同其自身发展和组织程度较低之间的矛盾,是制约农民制度化政治参与的关键。各级政府应加强农民制度化政治参与的建设措施。  相似文献   
18.
关于思想政治教育本质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认识思想政治教育本质这一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中的基本理论问题,可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论,贯彻层层推进的认识思路,构建思想政治教育本质理论的逻辑体系,认为思想政治教育本质的意义,思想政治教育哲学意义上的本质、思想政治教育本质的内容,可作为思想政治教育本质理论的一种认识思路,正确认识和处理思想政治教育政治本质的阶段性与科学性,一元性与多样性,不变性与变动性的关系,对于探索思想政治教育本质理论在新形势下的运用具体特别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高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德才兼备的合格人才,高校的全部工作都应围绕这一主题开展。高校又是民主党派成员和无党派人士集中的地方,重视并积极发挥高校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及其成员和无党派人士的优势和作用,做好高校教书育人工作,将推动高校教育事业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0.
利于第三人合同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朱岩 《法律科学》2005,23(5):55-63
利于第三人合同分为非真正和真正两种,本文仅考察后者。利于第三人合同与代理制度、债权转让以及赠与等制度都存在根本区别。从罗马法到当代各国民法典及其他民事立法,利于第三人合同制度经历了从禁止到许可并不断完善的过程。该制度涉及到三方法律关系,此种复杂的三方法律关系还表现在抗辩和不当得利等复杂关系上。我国《合同法》第64条并没有规定真正利于第三人合同,应就此作出修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