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6篇
  免费   27篇
各国政治   7篇
工人农民   18篇
世界政治   6篇
外交国际关系   19篇
法律   80篇
中国共产党   28篇
中国政治   84篇
政治理论   51篇
综合类   23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63篇
  2013年   62篇
  2012年   65篇
  2011年   42篇
  2010年   47篇
  2009年   39篇
  2008年   35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71.
The reconstruction of Mostar could have been a symbol of renewed multiethnic coexistence. Instead, it has become a synonym for failed institutions and divisions, mirroring the difficulties of the whole country. While imposition of both the 1996 and 2004 statutes establishing the city’s administrative units was connected with crisis, the city has also faced two major deadlocks, in 2008–2009 and 2012. In the first, a solution was imposed by 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ty’s High Representative (HR). But the second remains unresolved, as the HR resists intervening. The aim of the paper is to analyze these impasses – moments when institutional change should have occurred, but for some reason did not. Even the solutions – acts of external imposition – might be treated at best as institutional pseudo-change that shows that imposed institutions have a particular inertia that resists change. The topic will be presente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historical institutionalism, with special emphasis on the path-dependency approach, which refers here not only to the formal institutional structure of the city, but also to the decision-making processes in the moments of stalemate.  相似文献   
472.
What factors shape the ability of the United States to negotiate international regulatory cooperation? This paper discusses three theoretical approaches that help to explain the potential for regulatory change – market power, historical institutionalism, and loss avoidance – and applies them to the negotiation of regulatory issues in the Trans-Pacific Partnership (TPP). It seeks to understand why the regulatory disciplines in some TPP chapters were more rigorous than those in other chapters. Focusing on case-studies of the chapters on state-owned enterprises and regulatory coherence, the paper argues that the market power of the United States is more likely to secure stronger regulatory disciplines when there is: (1) a strong loss avoidance coalition in the USA pushing for change, and (2) a weakly institutionalized regulatory framework among parties in a given issue area that makes path dependence less important.  相似文献   
473.
网络空间的蓬勃发展为舆论传播开拓了便捷性渠道的同时也带来了舆论危机事件,社会热点问题言论在网络平台传播时被无限扭曲和放大,对网络安全和社会秩序产生极大影响。透视公众在危机事件不同阶段中的心理取向和行为表现,将公众失范行为归结为信息层面的失范行为、行动层面的失范行为和情绪层面的失范行为,并指出矫正公众失范行为,化解网络舆论危机需要加强网民公共理性精神教育并构建网络社会安全阀系统。  相似文献   
474.
警察体育教育是公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教育目标能否顺利完成,直接影响到公安人才的培养质量,为此,必须努力探讨警察体育教育目标的途径,通过警体教学、课外警体训练、警体技能代表队训练和警体比赛这四项基本途径的功能发挥,来达到警察体育的目的。  相似文献   
475.
公共资源配置的市场化是对传统行政审批方式的替代和扬弃,但它同时也面临着政治风险、经济风险和社会风险,而实现公共资源配置的市场化的关键在于理念再造、制度再造、体制再造和机制再造。  相似文献   
476.
前沿是一个学科发展的新趋势、新思潮、新分支、新主题和新方法,代表了学术研究方向性的创新思想、观念、原理和体系。研究政治学、行政学理论前沿,可以从具有重大时代意义的话题、社会广泛关注的难题、学界集中研究的论题、政府部门的治理命题中去把握,应当在创新性强的实践中去体验和阐发。研究理论前沿是为了创造前沿性思想。按照学术的成长规律、演化规律和整合规律,运用目标分析、比较研究、趋势分析、多学科交叉研究等创新研究方法论,研究政治学、行政学理论前沿,可望从中打开学术创新的“窗口”。  相似文献   
477.
劳动教育对于中国式现代化具有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作用。回眸历史,中国百年劳动教育的发展经历了萌芽起步、探索推进、稳步发展、创新飞跃四个阶段,分别呈现出为政治动员服务、为生产建设和阶级斗争服务、为经济发展服务、为素养教育服务的价值侧重。总结百年历史演变,劳动教育在发展完善过程中,始终将党的科学理论作为指导思想、将时代的迫切需要作为发展方向、将多样的教育形式作为重点要求,这为劳动教育的继续开展提供了借鉴。展望未来,在剖析劳动教育发展的复杂形势和根本任务的基础上,应明确劳动教育的地位、确立人全面发展的价值目标、坚持劳动与教育相结合的本质底色、构建多方共育的教育格局,从而发挥劳动教育在实现中国式现代化中的重要支撑作用,为中国式现代化培根、筑基、育人。  相似文献   
478.
政策执行专职化:政策制定与执行适度分开的改革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决策与执行分开是不可能的。政策执行专职化是政策制定与执行分开改革的合适表述。其在中国的现实路径是将设计更有效监督机制放在二者的关系中来考虑。改革要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同时还要考虑国情、改革的价值和可操作性。基于以上考虑,本文首先对政策制定与执行适度分开的内涵进行了确认,其次就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几种改革模式进行了分析,最后就我国的现实改革途径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479.
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的运行方式及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环境互动、路径依赖和范式演进三个角度 ,对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的运行方式及其趋势 ,作了学理上的描述与分析 ,旨在深化人们对中国行政改革规律的认识  相似文献   
480.
在新的形势下法典化已经成为环境法发展的新路向,我国亦当对此予以积极回应。尽管我国环境法仍未发展到成熟的基本法阶段,但基于现实国情和形势发展需要,我国环境法应当跨越基本法发展模式,直接进入法典化发展阶段,实行渐进式、阶段性的法典化。在具体模式选择上,我国环境法的法典化应当在充分借鉴瑞典、法国和德国的环境法典(或草案)模式的基础上,采用法典法和单行法共存互补的方式,按照"总则-分则-附则"和"编-章-节"的体例结构来进行环境法典的编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