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98篇
  免费   160篇
各国政治   441篇
工人农民   204篇
世界政治   323篇
外交国际关系   571篇
法律   539篇
中国共产党   366篇
中国政治   795篇
政治理论   1160篇
综合类   1159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43篇
  2022年   31篇
  2021年   67篇
  2020年   183篇
  2019年   142篇
  2018年   186篇
  2017年   258篇
  2016年   243篇
  2015年   160篇
  2014年   356篇
  2013年   836篇
  2012年   362篇
  2011年   285篇
  2010年   250篇
  2009年   239篇
  2008年   264篇
  2007年   239篇
  2006年   204篇
  2005年   239篇
  2004年   270篇
  2003年   273篇
  2002年   167篇
  2001年   150篇
  2000年   67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6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Violent political revolt has been common in independent Uganda. For a long time, such revolts were exclusively expressed as rural-based rebel groups fighting the government. Since the mid-2000s, however, this seems to have come to an end. Instead, urban riots, very rare in the past, have become much more common. This article analyses these changing patterns of types and location of violent political revolt in Uganda under the National Resistance Movement government. It argues that the earlier prevalence of rural rebellions can be explained by the combination of a coercive and militarised state, and weak and ethnically factionalised political forces who took their violent resistance to rural regional bases. Over time, however, government counter-insurgency became more effective and the conditions for insurgency were undermined by withdrawal of external support. Furthermore, the reintroduction of multi-party politics in 2005 opened up new avenues for political expression. The changes to the political system were, however, more nominal than real in many respects. While the rebel option had become less attractive and feasible, a series of social, economic and political grievances remained which were only partly channelled through party politics. They also found expression through sporadic urban violent revolt.  相似文献   
132.
成汉政权是由南方的少数民族贝宗人所建,李氏宗族是成汉政权历代统治者的主体为期共45年,其势力范围除西南地区外还达到了西北的甘肃境内。与两晋之际出现的众多地方政权相比较,成汉政权和它们都同属于割据性质的地方政权,但却有着自己的诸多的特点:建立政权的时间最早;南部唯一的地方政权;实行武装割据,但并未断绝与中央王朝的关系;关注社会稳定;大规模移民。  相似文献   
133.
目前我国经济已经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需要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振兴实体经济,而产业工人队伍是振兴实体经济,支撑中国制造、中国创造的重要基础.本研究基于12家企业以及6所职业院校的调研情况,发现当前产业工人在思想上存在职业自豪感不强、主人翁意识淡薄、学技能动力不足、建功新时代着力点不清等问题.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主要是产业工...  相似文献   
134.
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创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随着人类进入信息社会,网络以其独特的方式影响着社会各个领域.大学生作为一种特殊的群体,网络给他们的思想带来了诸多影响,文中就如何借助网络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5.
我国人民陪审员制度自确立后,经历了曲折的历程。除了在个别时期由于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和民主高涨,使陪审制度得到较好实施以外,在绝大部分时间里由于"极左"路线、政治和司法集权以及制度设计上的原因,陪审制度或者被弃之不用,或者其实施仅流于形式。2005年新的人民陪审员制度本身仍存在很多问题,原因在于该制度对陪审员的职责定位不准,仍把陪审员定位于法官的参谋和助手,没有将陪审员的职责定位于对职业法官的监督制约,根本原因就是没有将保护民众的权利作为立法目的。在民众权利日益受到公权力和个别职业法官侵犯和威胁的今天,陪审制度应把保护民众的权利作为其立法目的,以民主和权力制约作为制度设计的理念,这符合时代要求和民众的愿望,这样才能使该制度免于重蹈覆辙。  相似文献   
136.
为调查公安院校大学生自我效能感与职业认同现状并探讨其相关性,通过整群抽样法选取某公安院校3280名大学生,采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和警察职业认同量表进行调查,结果显示:该公安院校大学生的一般自我效能感总分为(26.49±5.72)分,职业认同总分为(11.55±1.64)分;单因素分析显示,自我效能感总分、职业认同总分在...  相似文献   
137.
Communication in political marketing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political mobilization, building trust both in political actors and the government. Politicians construct their messages through careful branding as the power of the cultural symbols and signs conveyed through the brand are potent heuristic devices. This is particularly important in emerging democracies, where there is limited political knowledge and understanding. Therefore, this research explores how young voters understand the symbolic communication fashioned by political actors in Indonesia and how it relates to their brand. Indonesia is an interesting area for study; it is both secular and the world’s largest Muslim democracy. Using a phenomenological approach, a total of 19 in-depth interviews with young voters were conducted to gain rich insight into perceptions of the complexity of political symbolism, and trust among young voters. This study conceptualized political communication as a dual approach. The political brand promise is intrinsically linked to cultural references and conveyed through symbolic communication combined with a distinctive brand message. This builds trust, which then affects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This conceptual framework provides insights into the importance of culture in branding which has implications for policy makers and actors in emerging and established democracies.  相似文献   
138.
20世纪80年代后,学界的“记忆”研究逐渐兴起。法国当代史学名家皮耶?诺哈主编的多卷本《记忆之场》引领了这一潮流,将之聚焦于富有象征意味的“记忆之场”上。诺哈区分了“记忆”与“历史”,指出了“记忆”的“场所”具有的物质性、功能性与象征性,并以庞大的篇幅建构了法国国族自我认知的社会史。其中,孔帕尼翁的《普鲁斯特之<追忆似水年华>》将普鲁斯特及其作品视为一种“记忆之场”,探讨了“泛普鲁斯特学”、成为“法国伟大作家”的普鲁斯特及其成功的社会基础,将“普鲁斯特”这类“建构之象征物”纳入到“法国之所以成为法国”的研究中,表明其保证了一种集体性的、文化与身份认同的再生产;该文也代表了作品研究的另一种进入方式。  相似文献   
139.
一种流行的对现代货币理论的批评认为,现代货币理论忽视了金融市场在货币创造中的主体地位;现代货币理论的错误认识会导致政府对市场的过度干预。这种反对意见不仅误解了现代货币理论,而且建立在错误的历史观上,忽视了政府在市场经济中的重要作用。首先,现代货币理论形成了包括商业银行和政府在内的对货币等级结构的完整认识。其次,在历史上,财政作为货币创造主体的作用并没有让位于商业银行体系,相反,随着布雷顿森林体系的解体,国家财政的作用获得了极大的解放。再次,政府的货币创造具有生产性的一面,它在推动创新和生产力发展上扮演着重要角色;政府创造和回收货币并不是剥削,而是国家的公共目的所使然。最后,货币创造主体的制度设计及其争论的问题本质上是更深层次的政治经济学问题。  相似文献   
140.
增强高校工会思想政治工作实效性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校工会思想政治工作是教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工会的思想政治工作除了具有思想政治工作的一般特征之外,还具有自己独特的"个性",有其独特的优势,即更能够紧密结合实际,从而更能取得实效.增强工会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应该做到"五个融入",即在学校改革中融入思想政治工作、在民主管理中融入思想政治工作、在师德师风建设活动中融入思想政治工作、在校园文化活动中融入思想政治工作、在建"家"活动中融入思想政治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