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5篇
  免费   12篇
各国政治   19篇
工人农民   13篇
世界政治   15篇
外交国际关系   12篇
法律   36篇
中国共产党   15篇
中国政治   32篇
政治理论   31篇
综合类   4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34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政府自利性的逻辑悖论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政府自利性的泛滥表明,政府在自身发展中始终没有处理好权与利、任务与责任、绩效与报酬的关系问题,是政府自我控制能力弱化的表现。要把握政府的本质,就应该全面认识政府,看到政府官员私域行为与公域行为的巨大差别,“政府人”始终处于“资源人”与“社会人”两种状态。  相似文献   
122.
仝华 《理论学刊》2004,3(3):49-53
“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对人民民主具有重要的示范和带动作用。”党内民主如此重要,而批评和自我批评既是党内民主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党内民主的重要形式。批评和自我批评优良作风在党内的普遍养成,抗日战争时期的延安整风运动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无疑,毛泽东为培育这一优良作风做出了多方面的贡献。  相似文献   
123.
女性意识与女性文学批评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女性意识是女性文学批评的重要标准之一。在对西方女权主义文学理论的吸收与借鉴中,中国文学批评界对女性意识的认识产生了西化与本土化两种倾向,由此形成了不同的女性文学批评话语方式。生命意识、性别意识、自审意识和审美意识是现阶段女性意识的表现形态。对女性意识进行开放多元的阐释,是女性文学学科建构的需要。  相似文献   
124.
赵凯 《思想战线》2005,31(4):125-128
起源于20世纪90年代的女性主义经济学,是在后现代哲学思潮和新古典经济学内在缺陷的理论背景下产生的一个异端经济学流派.女性主义经济学对新古典经济学进行了拓展与修正,甚至颠覆.由于性别视角的采用,女性主义经济学具有批判性、政治性和人文性等与新古典经济学不同的新特征,并提出了与新古典经济学不同的理论框架和政策建议.女性主义经济学作为一个新生学派,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和继续发展的空间,但其对经济学研究方式的革新与批判应受到重视.  相似文献   
125.
中国20世纪的文学批评是在现代文学语境下,与20世纪的文学创作同步发展的,其间产生了大量优秀的批评文章.<中华文学评论百年精华>一书本着举凡有批评之精神、理论之态度、独到之眼光、精妙之见解而又能斐然成章者的编选标准,荟萃精华.此书不仅是中国20世纪的文学批评成果的集中展示,其所昭示的文学批评的真精神,即批评是一种创造与发现,批评需持科学、客观、中正之态度,"好处说好,坏处说坏",批评应以审美为宗旨,讲究文采等,对于今天的文学批评,也具有针砭时弊、健康发展之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6.
李开盛 《外交评论》2006,10(2):51-58
与其他社会科学理论一样,国际关系理论总是反映了一定的价值倾向。秩序与正义是国际关系中两种基本的价值倾向。在三种理论传统中,现实主义传统潜含着秩序追求,革命主义传统高举正义的大旗,自由主义传统则游走在秩序与正义之间。国际关系理论的客观性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为其中的价值倾向是否符合国际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理论批判因此也可以转化为价值批判。要建构一种完善的解释或预测理论,就需要认清国际社会发展规律,学会调适自身的价值观。  相似文献   
127.
斯皮瓦克在其著名的"三位女性的文本以及对帝国主义的批判"论文中,从后殖民女性主义的立场重读文学经典,对三部西方女性小说文本进行后殖民批评和分析,并将"属下不能发言"的政治伦理运用到对文学文本的批判阅读之中。斯皮瓦克以性别和种族的双重视角,对西方白人女性文学文本进行后殖民解读和充满洞见的批评,对后殖民批评有着独特的贡献和重大意义,不仅拓展了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空间,并且丰富和发展了后殖民批评理论。斯皮瓦克所倡导和践行的文学、文化批评的政治伦理观以及对帝国主义的批判,使她成为一位颇具影响和独树一帜的后殖民女性主义批评家。  相似文献   
128.
甘德怀 《河北法学》2007,25(2):9-13
旨在对奥斯丁法律命令理论做一个比较完整的概括,抽取奥斯丁命令概念的若干要素,在此基础上,阐述哈特等人对奥斯丁命令概念的批判,进而分析哈特批判的限度以及由这些批判可能引申出来的更为基本的某些问题.  相似文献   
129.
Abstract

Art practice and organizing occupied a significant but precarious place in the groups and networks that made up the Mouvement de libération des femmes (MLF) in France during the 1970s. This was reflected in the relatively small amount of space allocated to analyzing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visual production and feminist politics in the art press and activist publications alike. There was, however, one significant exception to this general rule: the journal Sorcières (1975–1982) which, although a predominantly literary initiative, regularly featured original contributions by contemporary women artists working in the context of the MLF, as well as reviews of exhibitions and statements by practitioners. Sorcières was particularly invested in exploring notions of women’s difference and alternative expression, notably through écriture féminine. Yet the publication did not adopt an exclusively essentialist position, or focus on embodiment to the outright dismissal of materialist concerns. This openness is especially apparent in the journal’s engagement with visual art, resulting partly from the key contribution made by members of the Collectif Femmes/Art. Visual production, this article contends, thus played a key role in the exploration of various forms of difference across the pages of Sorcières.  相似文献   
130.
Rona Sela 《社会征候学》2018,28(2):201-229
The essay discusses one characteristic of colonial archives – how the ruling state plunders/loots the colonized’ archives and treasures and controls them in its colonial archives - erasing them from the public sphere by repressive means, censors and restricts their exposure and use, alters their original identity, regulates their contents and subjugates them to colonizer’s laws, rules and terminology. It focuses on two archives plundered by Israel in Beirut in 1980s: the Palestine Research Center and archive of Palestinian films. The essay continues my earlier research on Palestinian visual (and other) archives taken as booty or looted by pre-state Jewish military organizations and soldiers or civilians in the first half of the twentieth century, especially during the Nakba (the Palestinian catastrophe, 1948), and later by Israel’s military bodies. It analyzes the plunder itself while focusing on the power relations reflected toward the hybrid gazes of the colonizer and the colonized and discusses colonial features of military archives holding and controlling seized materials. While colonial museums have been largely discussed, and also archives holding colonial history, this is one of the first essays to discuss features of colonial archives holding plundered archives/materia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