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9篇
  免费   20篇
各国政治   31篇
工人农民   17篇
世界政治   19篇
外交国际关系   26篇
法律   176篇
中国共产党   98篇
中国政治   130篇
政治理论   137篇
综合类   195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37篇
  2013年   69篇
  2012年   66篇
  2011年   50篇
  2010年   47篇
  2009年   44篇
  2008年   57篇
  2007年   63篇
  2006年   60篇
  2005年   61篇
  2004年   60篇
  2003年   36篇
  2002年   30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81.
法治思维是一个变化生成中的观念,具有开放的结构,任何定义都难以描述其全部内涵,但它毕竟具有一般的、普遍的意义。对法律的信仰、对权力的限制、对权利的保护、对生存的规范、对生态的呵护等应当是法治思维的核心内涵;形式程序思维、彰显实质正义、更新具体秩序等应当是法治思维养成的途径。在建设性后现代主义视域中,法治思维随着传统的不同而有所变化、发展,因此,中国必然拥有中国式的法治思维,不能以西方法治思维的模式作为其标准。  相似文献   
182.
21世纪中国哲学走向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21世纪的中国哲学走向,学界的看法有多种.关于新世纪哲学的形态,主要有一方主导多元并存、融合说、文化哲学、世界哲学等四种观点;关于新世纪哲学的特点,争论主要集中在哲学思维方式、哲学内容、哲学话语和功能等方面.  相似文献   
183.
关于开展法哲学研究的几个重要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阐述了法哲学研究的意义,概述了近20年来我国在该领域的主要成果和不足,提出了为构建中国当代法哲学有可供选择的三种研究方式,论述了并应处理好诸如指导思想与理论内容、传统与现实、国际化与本土化等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4.
创新理论首先出现于20世纪初的经济学领域。从根本上说,创新在人与社会的实践中具有普遍性质,创新也应成为哲学范畴,进入哲学视野。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实践唯物主义包含着创新哲学的精髓与基本思想。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时代精神就是创新,创新已成为世界潮流。创新的哲学理论,应系统地论述创新的含义、功能、机制与发展等问题。  相似文献   
185.
孙跃纲 《桂海论丛》2010,26(3):50-53
从发展哲学的视角看,以人为本作为当代社会生活的核心理念,它的主体不应也不能局限在执政者的层面,而应该有三个层面:市民社会里的普通个人,市场经济中的公私企业,国家管理中的党和政府。其中普通个人、一般民众的以人为本自觉应该是整个社会以人为本实践的基本主体和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186.
马克思从现实性的视角批判了以往旧哲学,并创立了实践唯物主义。他以"现实的人"为出发点,建立起自己的新世界观。在马克思眼中,现实与现存是两个截然相反的范畴概念。在他那里,现存意味着是一种当下的存在状态,而现实性则意味着一种处于变动中的、革命性的状态。在对现存的资本主义社会进行分析和批判后,马克思指出共产主义是消灭了现存状态的现实运动。他的现实性视角同样对我们今天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7.
法律的现代化就是使社会生活中的法现代性因素不断增多,以真正体现现代社会生活中法的特征。实现法律的现代化,以现代化的法律促成并维护社会的转型,已成为中国法治建设的不归选择。民法现代化过程中的价值因素、形式因素和事实因素是密切相关、相互依赖的有机整体。自然法学为我们提供了民法现代化的价值目标,分析实证法学为我们提供了民法现代化的表现形式,社会学法学为我们提供了明了法律现实以及实现现代化的有效手段。宽容、综合、整体性应是我国民法现代化应有的态度。  相似文献   
188.
散文教学中,贯彻审美教育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散文的情感、意境、哲思、语言以及形散神聚的整体形象,为我们把握散文的美提供了多方位的视角。  相似文献   
189.
道是庄子哲学的基本范畴,是庄子人生哲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庄子豁达的人生态度、自由的精神境界、本真的人格修养和灵动的处世艺术皆来自对道的求索与体悟,而他的这种对人生最高境界的追求精神以及他为人类设置的为人处世的最高原则,对当今社会的我们有着深刻的启示。  相似文献   
190.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降,全球化逐渐从两个向度上凸显出来。第一个向度表现为传统社会主义国家纷纷向市场经济转型,第二个向度则表现为当代全球化问题的研究逐渐成了各个学科的显学。尽管目前中国法学在关于全球化是经济全球化还是多维全球化的问题上存在争议,在赞成法律全球化还是反对法律全球化的问题上观点更是针锋相对,但是在这些争论的背后,中国法学在对全球化进行问题化处理时却存在两项共同的理论设定——全球化是一个整体化同质化的进程、全球化是一个具有客观必然性的进程;正是因为其共有这两项不自觉的理论设定,所以中国法学在认识全球化现象时实质上秉持着一种封闭的全球化观。而本文试图建构一种开放的全球化观,这种全球化观把全球化看做是一个矛盾且多元、主观且可变的进程,一个可以根据人之认识或利益或传统被建构或被重构的博弈进程,一个在很大程度上属于偶然且可能是一个可逆且不确定的过程,这本质上是一种开放的全球化观。这种全球化观认为全球化是普遍化与特殊化或者单一化与多样化的统一,是整合与碎裂或者一体化和分裂化的统一,是集中化与分散化的统一,是国际化和本土化的统一,是世界主义与民族主义的统一。正是在这种开放的全球化观的视角下,中国将何去何从成为了一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