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56篇
  免费   154篇
各国政治   12篇
工人农民   11篇
世界政治   11篇
外交国际关系   18篇
法律   2210篇
中国共产党   34篇
中国政治   760篇
政治理论   197篇
综合类   2657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28篇
  2021年   40篇
  2020年   64篇
  2019年   39篇
  2018年   54篇
  2017年   52篇
  2016年   84篇
  2015年   59篇
  2014年   311篇
  2013年   352篇
  2012年   430篇
  2011年   359篇
  2010年   398篇
  2009年   416篇
  2008年   516篇
  2007年   520篇
  2006年   480篇
  2005年   428篇
  2004年   426篇
  2003年   296篇
  2002年   232篇
  2001年   177篇
  2000年   75篇
  1999年   25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5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当前“洗钱”作为一个全球性的问题 ,已经严重影响到全球经济的正常发展。在中国 ,“洗钱”正严重侵蚀着中国的经济基础 ,出现资本外逃、滋生腐败、带来金融市场隐患等一系列问题。通过对洗钱犯罪的概念、我国当前洗钱犯罪的新形式、我国刑法对此类犯罪的认识深化过程的分析和刑法意义上的商榷 ,以找出目前在防范洗钱犯罪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应进一步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102.
刑事诉讼的发展过程中 ,人权保障和犯罪追究成为不可或缺的两大价值取向。人类走向民主和文明的进程 ,反映在刑事诉讼中就是人权保障的观念逐步取代单纯的犯罪追究。我国刑事诉讼改革顺应了这一发展趋势。对疑案处理历史的回顾及理论分析 ,在我国司法制度不断完善的今天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3.
期待可能性是刑法中规范责任论的核心内容,在大陆法系刑法理论中,获得了普遍认同,我国刑法也有必要移植该理论。在判断标准上,应采取类型人标准,而超法规的期待可能性,应当作为刑事责任的阻却事由。  相似文献   
104.
宪法修正案的通过 ,迫切要求刑事诉讼中进一步加强人权保障。刑事诉讼法之再修改 ,应当完善被追诉人的财产权保护 ,确保公民的合法私有财产不受侵犯 ;并以联合国刑事司法准则为参照 ,完善刑事诉讼中的人权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105.
刑事案件中的笔迹样本,是指由犯罪嫌疑人、经侦查而确定的重大嫌疑分子亲笔书写的,用来同检材字迹作比较的笔迹材料。它是鉴定人员认识检材笔迹所包含的未知信息并进而做出认定或否定结论的客观依据和基础。收集笔迹样本的程序是否适当,样本的来源是否可靠,数量是否充分,质量是否合格,对于笔迹检验工作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直接影响着鉴定结论的准确性和合法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6.
司法鉴定是对案件真实情况进行鉴别和判断并作出鉴定结论的科学认识活动 ,结合道路交通安全法的实施 ,司法鉴定在交通肇事案件中依法、公平和客观的处理各类交通肇事和违法案件 ,显得越来越重要和不可替代。  相似文献   
107.
论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的价值及本土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是国家对遭受犯罪行为侵害而又没有得到充分赔偿的被害人及其家属,通过法律程序给予一定物质补偿的制度。其理论基础在于公平正义理念之彰显,国家基于契约义务所产生的责任和公共福利的实现。我们应当在借鉴外国立法的基础上,构建一种既符合我国本土特点又具备先进理论框架支撑的被害人补偿制度的范式。  相似文献   
108.
犯罪嫌疑人知悉权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知悉权是犯罪嫌疑人应享有的一项重要的诉讼权利,是程序公正的最基本的要求之一,然而,对犯罪嫌疑人知悉权的价值以及犯罪嫌疑人究竟可以知悉哪些内容,通过何种程序知悉,知悉权如何得到保障等问题,则鲜有人关注。对此问题进行深入研究,有利于完善我国犯罪嫌疑人知悉权制度。  相似文献   
109.
被害人上诉权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抗诉条件的限制 ,我国公诉案件被害人的抗诉请求很难实现。赋予被害人上诉权是由审判权的终结性、权威性、被动性决定的 ,符合当代刑事诉讼法的发展趋势 ,能够充分保护被害人的利益 ,能够制约法院审判权的滥用。赋予被害人上诉权可能与上诉不加刑原则相冲突并可能导致诉讼迟延、滥诉以及改变诉讼法律关系等技术方面的问题 ,但是这不能否定赋予被害人上诉权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10.
简论讯问论辩原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讯问论辩是犯罪嫌疑人和讯问人员之间进行的追究与反追究的一种论辩。论辩的成功与否,除了论辩技巧外,论辩双方都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主要原则有:依法原则、平等原则、论点明确原则、理由充分原则、服从真理原则、严密逻辑联系原则。讯问人员只有严格遵循这些原则,才能在讯问中始终掌握讯问的主动权,取得讯问的成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