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40篇
  免费   29篇
各国政治   16篇
工人农民   10篇
世界政治   20篇
外交国际关系   22篇
法律   767篇
中国共产党   2篇
中国政治   1074篇
政治理论   200篇
综合类   1658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42篇
  2019年   50篇
  2018年   49篇
  2017年   56篇
  2016年   83篇
  2015年   68篇
  2014年   255篇
  2013年   257篇
  2012年   232篇
  2011年   249篇
  2010年   257篇
  2009年   313篇
  2008年   310篇
  2007年   307篇
  2006年   304篇
  2005年   220篇
  2004年   243篇
  2003年   179篇
  2002年   134篇
  2001年   89篇
  2000年   26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论建立社会治安防控体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建立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是解决我国社会治安问题的治本之策。本文论述了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的内涵、构成及主要特点,着重论述了为什么要建立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以及建立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的方式途径。  相似文献   
52.
在刑警队伍中实施科技强警的目标是提高和增强其战斗力,战斗力与战斗力因素是两个既相互联系,又有区别的不同的范畴,提高刑事警察队伍的战斗力因素,增强其整体功能,就是实现强警目标的重要途径之一.决定战斗力强弱的因素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战斗力因素总和;一是对刑事侦查工作的主观指导.要想提高和增强刑事警察的战斗力,就必须从这两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53.
陷害教唆与侦查圈套有着天然的伴生关系,但并非所有的侦查圈套都属于陷害教唆之情形。按我国教唆犯二重性的通说,陷害教唆行为应具有可罚性,但侦查圈套并不都具有可罚性。犯意诱惑型侦查圈套行为虽然有目的的正当性为支撑,但其手段的非正当性亦不能排除其可罚性;纯正的机会提供型侦查圈套因不符合教唆犯本质特征,不应受到刑罚的非难;不纯正的机会提供型侦查圈套应当作为刑法中正当化事由加以规定。  相似文献   
54.
当前,道路交通已成为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道路交通管理和交警队伍建设,也倍受各级领导、社会各界的关注。要搞好道路交通管理的关键是交警队伍建设。而搞好交警队伍建设,必须以政治建警为前提,以科技强警为手段。  相似文献   
55.
公安行政处罚是公安行政执法的重要手段,也是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在公安执法实践中,要确保行政处罚客观、公正、公开,须做到“三量而裁”。一量行政处罚相对人的行为是否违法;二量行政处罚相对人自身经济的承受能力及其行为发生地当时的经济环境;三量相对人对其违法行为后果的认识程度及教育转化难度。  相似文献   
56.
日本的交番制度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已具有较成熟的经验。目前我国推行社区警务建设,可以借鉴日本的成功经验,合理设置和规范社区警务室,明确社区民警的主要职责,加强对社区民警的教育、培训工作,建立派出所工作信息系统。  相似文献   
57.
陷害教唆与侦查圈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陷害教唆与侦查圈套有着天然的伴生关系 ,按我国教唆犯二重性的通说 ,陷害教唆行为应具有可罚性 ,但并非所有类型的侦查圈套都具有可罚性。应根据不同类型作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58.
基层公安民警有“六盼”,即能真正吃上“皇粮”,能得到领导的关心和认可,能得到群众的支持和理解,能有机会学习更新知识,从优待警的措施能真正落到实处,有良好的执法环境。公安机关的各级领导要认真倾听民警的心声,在政治上、经济上、情感上善待基层民警。  相似文献   
59.
当今世界 ,恐怖活动越来越猖獗 ,恐怖手段越来越高超 ,让热爱和平的人们防不胜防。德国共有三支特种防暴警察部队 ,其中 ,德国边防警第九大队由于其组织精干 ,装备精良 ,训练有素 ,尤其在防范和打击恐怖主义方面战功卓著 ,被各国警学界奉为楷模。  相似文献   
60.
社会公众心理偏见与警察公共关系建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社会公众心理偏见使整个警察群体形象受到致命的冲击和破坏,它实质上反映了公安工作和公安队伍建设中许多内在深层次的问题。警察公共关系指警察组织与社会公众之间建立起相互了解和依赖的关系,并通过双向交流,在社会公众中树立良好的形象和信誉,以取得理解、支持和合作,使组织适应于环境,并努力使环境适应于自己,从而促进组织的发展和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