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80篇
  免费   59篇
各国政治   78篇
工人农民   20篇
世界政治   51篇
外交国际关系   145篇
法律   188篇
中国共产党   54篇
中国政治   208篇
政治理论   175篇
综合类   220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29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35篇
  2017年   41篇
  2016年   35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49篇
  2013年   114篇
  2012年   104篇
  2011年   66篇
  2010年   78篇
  2009年   67篇
  2008年   86篇
  2007年   74篇
  2006年   72篇
  2005年   43篇
  2004年   54篇
  2003年   40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00 毫秒
991.
戴琼 《政法学刊》2004,21(4):48-51
最高人民法院和香港相关主管机关经过反复协商,先后成功地签署了《关于内地与香港特别行政区法院相互委托送达民商事司法文书的安排》和《关于内地与香港特别行政区相互执行仲裁裁决的安排》(以下简称《安排》),标志着我国区际司法协助取得了开创性成果,但《安排》仍然不能解决所有的区际司法协助问题,其中,两地的民事管辖权的冲突问题便是其中一个急待解决的课题。为了协调内地与香港的民事管辖权,必须遵守“一国两制”、当事人意思自治原则、最密切联系原则、一事不在理原则。同时,应当采用《安排》的模式来明确规定涉及两地的民事案件管辖权的标准。  相似文献   
992.
国际法领域的扩展使不同国际法规则之间的冲突大大增加,国际法发展呈现不成体系的特征。演进中的国际法并非一个统一的体系,现代国际法表现为国际共存法和国际合作法并存,并在发展趋向上向价值定向发展。国际法随着范围的扩展形成大量次级体系,不同的次级体系多能“自成体系”并“专题自主”的特征,导致规则的冲突增加,造成在适用国际法规则上的困难。究其原因,一方面由于国际法自身的固有特征,另一方面则是国际法领域的扩展等新趋势导致的。国际法要研究如何防止并协调国际法规则矛盾与冲突,但是很难使之成为一个真正统一的体系,另一方面国际法的不成体系的特性却使国际法充满了张力。  相似文献   
993.
本文通过大量翔实的资料,论述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新疆各族人民在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指引下,开拓进取,各项事业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全区呈现出政治稳定、经济发展、民族团结、国防巩固、各族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的崭新局面,这是中国共产党的民族政策在新疆的成功实践与胜利发展。  相似文献   
994.
论区域开发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卢正惠 《思想战线》2003,29(2):30-32
对区域开发理论与实践进行分析发现,制约区域开发的因素主要有两大项:一项是资源禀赋和自然区位,另一项是经济科技发展水平。这两项因素如果置于平面坐标图中,可以得出四种不同的区域开发模式。两项约束条件和四种理论模式为区域开发提供了一个分析框架,这四种模式实际上也是对区域开发理论与实践的归纳和总结。  相似文献   
995.
农村有丰富的文化资源,整合后的文化资源,才能转化为学校的教育资源.学校教育资源课程化,使资源更能为学生个性发展服务.通过对农村区域文化资源的整合,开发综合实践活动的社区课程,使文化资源在区域内降低了开发成本,提高了利用价值.因此,明确农村区域文化资源整合的原则、方法和途径就显得更为重要.  相似文献   
996.
我国特大城市地域扩展中的用地效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特大城市的扩展采用征用农地的模式。虽然城市的规模扩张拉动了经济总量的增长,但这是以极低的用地成本为前提的,这个过程的代价比完全市场化的代价要低得多,因而其效益水平值得怀疑。政府并不是一个恰当的市场主体,在城市扩张获得农地的过程中,政府不应该直接加入市场交易过程。这一方面是为了避免权力寻租,另一方面是为了将城市化的推动力量交给市场,从而避免不顾效益的城市扩张。  相似文献   
997.
刘婕  吴军辉 《行政与法》2007,(10):106-110
在劳动力市场就业环节中,雇员(包括求职者)和雇主有着不同的权利和利益,用人自主权和平等就业权是就业歧视现象所隐含的利益结构中最核心的内容。在分析这两者的法学基础上,本文剖析了美国反就业歧视法律制度是如何有效地在就业歧视的例外性规定、举证责任配置、赔偿制度等方面平衡协调雇主和雇员各自利益的。针对目前我国反就业歧视法律制度的现状和缺陷,作者就价值取向、适用主体、保护范围、救济途径、赔偿制度及就业准入制度和劳动力市场基础等几个方面提出了完善和创新的相关思路。  相似文献   
998.
从“六方会谈”看东北亚经济合作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六方会谈”是由中国政府发起为解决朝核问题维护东北亚和平稳定的政治行为,它是一个维护地区政治安全与稳定的多边协调机制,它不仅从发展走势上影响着东北亚的区域经济合作,而且还影响着东北亚经济合作模式的选择。在世界经济呈现一体化、区域化背景下,中国政府应把这一解决地区争端的多边协调机制作为与东北亚各国经济交流与合作的制度基础,制定自己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促进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建设步伐。  相似文献   
999.
俄罗斯区划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早在沙俄时期,沙皇政府就对全国进行行政区划,以便于统治。十月革命后,苏联政府废除了沙俄时期的行政区划,建立了三级行政单位,并建立了经济区,对各地区进行劳动力合理配置和专业化分工。然而俄罗斯向市场经济转轨之后,苏联时期的行政区和经济区都与市场经济发生矛盾,迫使俄联邦政府对行政区和经济区进行改革,建立了民族区域与行政区域共存的联邦制以及能够协调中央与地方关系的联邦区。  相似文献   
1000.
贺鉴 《河北法学》2005,23(7):133-135
区域性人权公约与全球性国际人权公约都规定了国家指控制度、个人申诉制度以及国家报告制度。与全球性国际人权保护制度相比,区域性人权保护制度更具可行性。由于区域内各国历史传统、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等都比较接近,区域内人权标准更统一,所保护的权利主体也更具体,区域性人权保护制度在人权保护中取得了显著成绩。尤其是个人申诉制度,丰富了国际法与国际人权法的主体体系,对人权的国际保护产生了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