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70篇
  免费   68篇
各国政治   40篇
工人农民   105篇
世界政治   48篇
外交国际关系   89篇
法律   777篇
中国共产党   65篇
中国政治   386篇
政治理论   225篇
综合类   703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56篇
  2019年   45篇
  2018年   59篇
  2017年   53篇
  2016年   53篇
  2015年   46篇
  2014年   152篇
  2013年   243篇
  2012年   174篇
  2011年   137篇
  2010年   159篇
  2009年   172篇
  2008年   123篇
  2007年   168篇
  2006年   153篇
  2005年   142篇
  2004年   135篇
  2003年   101篇
  2002年   61篇
  2001年   59篇
  2000年   49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吸毒产生的客观原因由宏观社会环境和微观社会环境所构成。而微观社会环境则从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个体吸毒具体行为的发生。家庭、学校及社区等微观社会环境对个体吸毒行为的产生 :一是有诱感作用 ;二是有染习作用 ;三是有驱动作用。在制定吸毒的有关社会预防对策时 ,除了具有宏观社会环境的预防措施外 ,还应该包括家庭、学校及社区等微观社会环境的预防方法  相似文献   
22.
地役权与相邻权两者有着本质区别。我国地役权立法应在地役权的名称、主体、空间地役权、限制、设定原则、登记等问题上作出明确的规定。  相似文献   
23.
谈抢劫犯的犯罪心理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暴力犯罪是对社会危害最为严重的犯罪类型,主要包括杀人、抢劫、强奸、伤害、爆炸、纵火、绑架、劫持等8类恶性案件。在这些案件中,以抢劫案件为高发,并呈现出增长的趋势。因此,抢劫犯罪已经成为暴力犯罪中影响最坏、社会危害最广、对人民生命财产构成极大威胁的犯罪。文章从犯罪人个性角度出发,运用卡特尔16种个性因素测验量表,分析了抢劫犯罪人的心理结构。  相似文献   
24.
高校期刊管理的新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新形势下,高校期刊的发展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加强高校期刊管理工作,提高高校期刊质量,促进科技文化交流,加强高校精神文明建设,推动高校教学科研工作的发展,扩大高校的影响,提升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实现高校期刊的全面繁荣和跨越式发展,是我国高校期刊工作者亟待解决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25.
循环经济倡导的是一种建立在物质不断循环利用基础上的经济发展模式,它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大势所趋。循环经济在我国尚属于新鲜事物,我国对发展循环经济在理论与实践上还存在许多问题,应从制度规划、立法实施、发展科技、宣传教育等方面着手,促进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6.
学术论文关键词不"关键"现象论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学术论文关键词标引中随意选取关键词、关键词无法反映论文主题等不"关键"现象,指出作者要根据论文主题中心的需要正确选用关键词,编辑在论文加工过程中同样要重视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27.
我国高校腐败犯罪数量突升,大案、要案居高不下;犯罪主体年轻化,领导干部涉案多;贪污受贿犯罪为主,窝案串案比例大;犯罪领域众多,后勤基建成高发区。造成这种状况,既有市场经济消极作用的原因,也有高校内部权力过于集中、管理制度存在缺陷、监督严重不力等方面的原因。因此,必须采取多项有效的防治对策,才能遏制高校腐败犯罪的发展。  相似文献   
28.
紧紧抓住促进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这一核心,以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为主线,是实现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该文通过对北京市、上海市、陕西省、湖北省等地的调查研究,分析了中国科技成果转化及产业化的现状和面临的问题,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9.
法律认同是法律信仰得以形成的先决条件,亦是建设法治社会的社会心理基础。利用中国综合社会调查数据系统考察我国公民的互联网使用对其法律认同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当前我国公民的法律认同仍有较大提升空间,尤其是法律在权利保障范围及权利保障时效两方面的社会认同度有待提高。探索全面依法治国及网络社会双重背景下公众法律认同的建构策略,应着重从以下方面努力:引导公众形成正确的权利观是提升网络时代法律认同的关键环节之一;法律制度建设应将保护公民权利作为核心原则,尤其应注意依据社会发展中涌现出的各种合理的新型权利的保护需求,及时做好法律的制定和修订工作;继续坚持并强化普法宣传教育,并运用“互联网+”思维做好法律公关工作。  相似文献   
30.
土地租赁论     
土地所有权与使用权的分离已成为事实,但如何有偿取得土地使用权?依《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第29条规定,分为土地使用权出让、土地租赁、作价出资或者入股三种方式。实践中往往采取以土地使用权出让为主,土地租赁为辅的模式,但是从土地使用权出让理论的形成历史以及其他国家的法律规定来看,土地使用权出让就是土地租赁,我国应在今后的立法中抛弃土地使用权出让的理论,采用土地出租的理论,避免重复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