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3篇
  免费   16篇
各国政治   3篇
工人农民   9篇
世界政治   3篇
外交国际关系   7篇
法律   14篇
中国共产党   18篇
中国政治   48篇
政治理论   10篇
综合类   87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01.
在马克思著作中,共同富裕是指在生产资料社会所有制基础上劳动者通过按劳分配实现的生活资料平等占有状态。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是马克思共同富裕思想在中国的创造性实践和政策性发展。共同富裕在共产主义社会第一阶段和高级阶段具有不同的特性,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也有其特殊的规定性。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共同富裕是在公有制为主体的所有制结构基础之上的橄榄型收入分配格局。实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共同富裕,必须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现实出发,在发展社会生产力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市场初次分配机制和政府再分配调节机制。  相似文献   
102.
邓小平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从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从当今历史时代的特征出发,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对中国改革的一系列重大的理论和实践问题,作了科学的创造性的回答和解决,形成了他的马克思主义改革观。本文主要是对邓小平改革观的总依据、邓小平对中国改革发展的最顶层设计、邓小平改革具体设计的社会发展辨证法几个问题的再认识。  相似文献   
103.
Abstract

This article explores the integration of Africanism in curriculum content of Communication as a science on the level of higher education. Africanism is not treated as something to be added to curriculum content, but is regarded as an integral part of an institutional strategy of post-apartheid and post-merger transformation. This article is divided into two sections. The first focuses on strategic shifts that have to be considered when revisiting curricula content and the dilemma of linguistic pluralism. The second section deals with the operational processes that are necessary when revisiting curriculum content, by focusing specifically on the application of collaboration and assessment as mechanisms for planning and negotiating changes to curriculum content, plus the nature of key determinants of the interrelationships among academics, higher-education institutions and adult learners. The article concludes with critical questions which Communication curriculum designers and academics need to ask in their research and training endeavours to contribute to the national development goals and social reconstruction.  相似文献   
104.
孙津 《中国发展》2013,(5):45-52
改革开放以来,“三农”问题的性质、内容、形式和特征等都已经发生了很大的、甚至是根本性的变化,由此也产生了后“三农”阶段的一些新问题。首先,政治身份与所有制关系变化的可能前景,是创制农村土地的公共所有制;其次,由于农村基层民主本身必然产生相应的权力,需要创制与城市不同的农村政治体制和民主政治;第三,“三农”平等与否的比较参照是城市,这已经成为事关城乡全局的主要社会矛盾,并在城镇化建设中得到综合而突出的体现;第四,农村发展需要建设新型的现代农业形态,但却存在许多复杂的麻烦和困难;第五,农村的代际转型将持续保有数量巨大且流动不居的后备就业群体。  相似文献   
105.
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出发点和归宿,也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不仅阐明了人的全面发展的科学含义,而且认为人的发展是一个与社会发展相统一的历史过程。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虽然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为人的全面发展开辟了无限广阔的前景。但是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在一定程度上仍然制约着人的全面发展。在目前,只有大力加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等的建设,才能真正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06.
犯罪嫌疑人的权利保障已引起广泛关注。从一线办案的侦查人员角度,分析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过程中容易侵害犯罪嫌疑人权利的几个环节,并对侦查阶段如何保障犯罪嫌疑人权利提出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07.
改革开放30年来,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大致经历三个历史阶段,即1978年至1989年的总结历史经验,提出民主政治建设新思想的阶段;1989年至2002年的继承发扬并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的阶段;2002年至今的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的新时期。  相似文献   
108.
转型时期影响社会稳定的主要有政治、经济、法治、思想文化等诸因素。其中有利因素:经济发展是社会稳定的根本保证;政治稳定,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得到进一步保障;法制健全,正常、公平的社会秩序基本形成;人们的思想文化素质提高,增强了民族凝聚力。不利因素: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新旧体制矛盾加大;地区、行业之间差距拉大,流动人口管理制度不健全,产生犯罪动因;精神文明、物质文化不同步。导致价值观的扭曲和行为规范的失衡。  相似文献   
109.
基本路线是无产阶级政党的行动纲领,其正确与否,关系到社会主义的前途和命运。探讨我党历史上基本路线的变化与社会主义进程推进之间的关系,对坚定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不动摇,推进社会主义的进程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0.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是对新民主主义经济形态的继承与超越,要加深对我国最基本国情的理解,促进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