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89篇
  免费   101篇
各国政治   206篇
工人农民   52篇
世界政治   155篇
外交国际关系   156篇
法律   668篇
中国共产党   91篇
中国政治   201篇
政治理论   452篇
综合类   509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37篇
  2020年   92篇
  2019年   72篇
  2018年   98篇
  2017年   121篇
  2016年   88篇
  2015年   69篇
  2014年   124篇
  2013年   329篇
  2012年   153篇
  2011年   102篇
  2010年   108篇
  2009年   129篇
  2008年   127篇
  2007年   125篇
  2006年   143篇
  2005年   121篇
  2004年   124篇
  2003年   105篇
  2002年   61篇
  2001年   64篇
  2000年   30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3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中共三代领导集体的行政管理思想在指导思想、社会价值取向以及领导主体等方面存在着相同点,但他们在行政治理理念、对民主和法治的认识和重视程度等方面存在着显著的差异。  相似文献   
132.
多元文化背景下的云南道教——以南诏大理时期为中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秦汉以来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基本形成,道教逐渐传播进入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历史上唐朝与南诏的“苍山会盟”,其文书采用五斗米道“三官手书”的方式。南诏大理政权建立的神异事迹,反映出道教影响的历史事实。南诏大理时期的道教是多元文化背景下的必然产物,这与道教在中国社会的长期影响,与历史上各民族经济文化的密切联系有关。  相似文献   
133.
解救人质,和劫持者谈判是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谈判的效果如何,取决于对劫持者心理状态分析是否到位。通过三维分析,可以把握劫持者的心理状态,充分运用各种手段,稳定劫持者的情绪,瓦解其心理防线,达到成功解救人质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4.
在独联体国家中,政治体制不同的国家宪法文本中规定的内容则有很大的区别。对独联体国家中的政治体制不同的几个国家的法院系统在宪法文本规定层面上作一比较研究,通过对各国法院系统的结构、职权,法官的职责、权利、地位以及司法权和其他与司法相关的权利方面等方面进行的比较可发现这些比较研究对我国当今的司法制度有多方面的启示。  相似文献   
135.
对帮助犯罪分子逃避处罚罪主体范围的理解和适用,见仁见智。以罪刑法定为指导对本罪主体进行法条解析:本罪之应然主体以“身份说”为主,兼采“职权说”,皆以负有查禁犯罪的职责为前提。查禁犯罪活动是从调查、发现犯罪人或犯罪事实开始,到立案侦查、审查起诉这一过程的活动。负有查禁犯罪活动职责的各级党委机关中的政法委工作人员,不能成为本罪之主体。  相似文献   
136.
国有企业激励约束机制的重建关系到国有企业的生存与发展 ,重建国有企业激励约束机制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只有从所有权、委托代理及会计人和经营人员等方面去进行改革 ,进行公司治理 ,才能建立起有效的国有企业激励约束机制  相似文献   
137.
孔祥林 《桂海论丛》2002,18(2):91-93
在推进依法治国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进程中 ,应当把法律文化的建设放在与制度变革同等重要的地位。文章分析了中国法律文化缺乏法治因素的原因 ;中国传统法律文化对依法治国进程的负面影响 ;并对如何建设顺应建设法治国家目标的法律文化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8.
经济全球化与国家主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经济全球化是21世纪世界经济发展的大趋势。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对现代主权国家在国际体系中的地位作用、对国家主权的范围等产生了强烈的冲击和影响。“历史终结论”、“民族国家终结论”、“主权终结论”、“超国家主义”等观点是站不住脚的。主权观念没有过时。面对经济全球化给国家主权带来的挑战,包括中国在内的广大发展中国家,应积极寻求维护国家主权的基本对策。  相似文献   
139.
Lars Ahnland 《Labor History》2020,61(3-4):228-246
ABSTRACT

This investigation explores the long-run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wage share in the non-construction private sector and government efforts to create jobs in public services and construction of infrastructure and houses, in Sweden in 1900 to 2016. In the present article, it is argued that the creation of employment with generous wages by the Swedish government has increased the bargaining power of workers outside of these sectors, thus raising the wage share, up to about 1980. Correspondingly, retrenchment from such policy has been detrimental for the wage share in recent decades. This argument is supported by the results of cointegration tests, estimation of long-run and short-run, speed of adjustment, coefficients, as well as by Impulse-response functions. While government consumption is often found to be an important determinant for the wage share, earlier research has neglected the full labor market effect of government job creation associated with an expansion of the welfare state. Sweden is an ideal case for studying the impact of welfare policy on the wage share, since it has been one of the most extensive welfare states and simultaneously has been one of the most egalitarian countries in the world.  相似文献   
140.
ABSTRACT

In the Introduction to this special issue, I first provide an overview of the programme of 'de-extremification' and mass internment in Xinjiang since early 2017. I then situate this development against the ‘ideological turn’ in Chinese Communist Party policy under President Xi Jinping, highlighting the new emphasis on stability maintenance and ideational governance. Next, I explore experiences of (in)security in Uyghur communities in- and outside of Xinjiang in the era of internment to consider how far PRC counter-terrorism initiatives have now evolved into state terror. In doing so, I apply Ruth Blakeley's (2012) definition of state terror as a deliberate act of violence against civilians, or threat of violence where a climate of fear is already established by earlier acts of violence; as perpetrated by actors on behalf of or in conjunction with the state; as intended to induce extreme fear in target observers who identify with the victim; and as forcing the target audience to consider changing its behaviour. Finally, I discuss the six contributions to the special issu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