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85篇
  免费   104篇
各国政治   206篇
工人农民   52篇
世界政治   155篇
外交国际关系   156篇
法律   668篇
中国共产党   91篇
中国政治   201篇
政治理论   451篇
综合类   50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37篇
  2020年   92篇
  2019年   72篇
  2018年   98篇
  2017年   121篇
  2016年   88篇
  2015年   69篇
  2014年   124篇
  2013年   329篇
  2012年   153篇
  2011年   102篇
  2010年   108篇
  2009年   129篇
  2008年   127篇
  2007年   125篇
  2006年   143篇
  2005年   121篇
  2004年   124篇
  2003年   105篇
  2002年   61篇
  2001年   64篇
  2000年   30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3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41.
程淑娟 《法律科学》2009,27(1):73-81
近代以来,私人所有权的地位虽然十分重要,但它不是所有权的唯一形态。公共所有权起源于罗马法,它与私人所有权在对立中并存,从而形成了所有权观念的二元化。两类所有权界限的清晰,是各自独立存在并分别满足人类生活私人性和公共性需求的前提。当代中国的国家所有权是公共所有权中的一种,因此才具备自己的特征,我们不能以私人所有权的逻辑来否定国家所有权的性质。国家所有权并非公共权力。只有形成对国家所有权民法性质的确信,才能适用民法保护国家所有权。  相似文献   
942.
国有控股、参股公司国家工作人员的司法认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家作为股东之一的国有控股、参股公司中工作人员利用职务进行的经济犯罪如何定罪取决于犯罪人的主体身份,对国有控股、参股公司国家工作人员的司法认定是当前司法实践中面临的一个崭新课题。本文从当前的刑法理论及司法实践经验出发,对如何认定国有控股、参股公司的性质及如何认定国有控股、参股公司中国家工作人员进行了论述,并对在司法实践中处理该类案件中要注意的几个问题作了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943.
确信与限制——国家所有权主体的法哲学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共财产的所有权主体之一是国家,公共所有权与私人所有权共同组成了所有权的谱系,国家所有权是公共所有权的类型之一.我国对于所有权类型研究的方法论值得深刻反思.国家作为国家所有权的主体应当得到确信.全民所有是国家所有权的价值定位和合法性依据.民法中的国家,作为一个特种的社团,自古和率先被承认具有独立人格.国家作为所有权主体的人格应当与其公法人格相区分,并且受到公共利益的严格限制.  相似文献   
944.
在危险犯中,行为人制造了危险状态后又主动排除危险状态,从而防止实害结果发生的,刑法理论与实务通常认为不值得动用刑罚处罚.因此,不少学者认为,危险犯的既遂标志应当是实害结果的出现,或者认为只要在实害结果出现之前中止犯罪行为的,就应当认为成立中止犯.基于此,承认危险状态是危险犯既遂标志的学者陷入了一种困境:不能认定为是犯罪中止,如何对行为人免除处罚.制造危险状态后又排除危险状态的,并非一定得免除处罚;即使对之免除处罚,也并非以成立犯罪中止为前提,我国及国外的相关立法例都说明了这一点.  相似文献   
945.
司法能动的正当性分析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当下中国正经历着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的历史进程.在社会转型时期,面对社会变迁和新型权益纠纷,司法者一味地恪守司法被动的原则并不能获得社会体认.司法者还需要在司法过程中发挥司法能动性,充分运用司法经验,合理行使裁判权,以解决纠纷.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和秩序.但是,司法者的司法能动性并非是无限度的.司法者的能动司法,要获得社会体认的正当性,不仅要基于理性的判断,而且要遵循正当性的原理.一种具有正当性的司法能动,需要司法者在司法过程中做到合法性与合理性的协调,能动与被动的平衡,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统一.  相似文献   
946.
震区哄抢事件引发了公众对于灾民哄抢行为罪与非罪界定的讨论,紧急避险和权利冲突理论告诉我们极穷状态下的哄抢行为并非犯罪,因为此时对生命的尊重与保障处于最为优先的地位,而划清罪与非罪界限的关键节点则在于对极穷权的边界进行限定。  相似文献   
947.
行政相对人的行政受益权法治化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行政相对人针对行政主体的行政受益权是公民权利体系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在现代福利国家服务行政理念下,行政主体保障该权利的实现成为一种法律上的义务,实现了重要的法治观念的转变。我国对行政相对人的行政受益权的保护还存在一些不足,需要进一步的完善。  相似文献   
948.
公共财政立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以我国财政体制改革为背景,结合公共财政体制建设,就公共财政的基本内容、公共财政的特点和职能、公共财政的法律特征和立法框架进行了探讨。文章指出国家财政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公共财政和国家财政的统一,只有把公共财政和国家财政结合与统一起来,而不是将两者矛盾或对立起来,才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公共财政。  相似文献   
949.
家法族规在明清法律体系中的地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就宗族法的发展历史看,明清时期准立法、准司法性质的家法族规为中国封建时代的典型。本文以明清家法族规的内容及其与国家法的互动、冲突关系为视角,探讨了家法族规在封建社会中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950.
In early work on women in Congress, scholars consistently identified a tendency among women legislators to be more liberal roll‐call voters than male copartisans. Recent changes in Congress point to the polarization of women, where Democratic women remain more liberal than Democratic men but Republican women are no different from, or more conservative than, Republican men. We use newly available state legislative roll‐call data to determine whether women state legislators are more liberal or polarized than male copartisans. We find that while Democratic women state legislators remain consistently more liberal than male copartisans in most state chambers, Republican women legislators are growing more conservative. Thus, women state legislators are increasingly polarized in most U.S. states. Legislator replacement and increasing polarization among state legislators in office contribute to this effect. We argue that polarization among women legislators has implications for the representation of women in the stat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