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8篇
  免费   54篇
各国政治   35篇
工人农民   14篇
世界政治   36篇
外交国际关系   129篇
法律   104篇
中国共产党   45篇
中国政治   148篇
政治理论   144篇
综合类   19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30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32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54篇
  2013年   127篇
  2012年   49篇
  2011年   54篇
  2010年   56篇
  2009年   43篇
  2008年   42篇
  2007年   33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41篇
  2004年   48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61.
重庆开展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关系到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统一战线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一大法宝,在推进统筹城乡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重庆特殊的历史背景积蓄了大量的统战资源,应创新工作方法,增强统一战线工作的实效性,为推进新时期统一战线工作做出新贡献。  相似文献   
62.
我国历来非常重视高等学校的办学特色。办学特色是一所高校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而对于民办高校更是如此,决定着它的生命力和竞争力。广西东方外语职业学院在6年的办学实践中,积极融入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和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中去,主动服务国家发展战略,初步形成了"坐‘北’朝‘东’,‘双轨’育人,把‘小’做大,把‘外’做强,‘复合’出品"的办学特色。  相似文献   
63.
西部开发势头良好,效果明显,但同时也暴露出不少问题。陕西应围绕发展理念创新,进一步提高战略的科学性;围绕产业发展创新,做大做强特色经济;围绕制度、机制创新,塑造有活力的微观主体结构;围绕政府职能创新,健全和完善民生公共服务体系;积极争取中央政府对陕西发展的支持,以加快陕西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  相似文献   
64.
孙子的“重战、慎战、善战”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子从春秋战国时期战乱频发的社会现实出发,以兵家独有的现实主义态度和战略家的睿智,提出了"重战、慎战、善战"的战略思想.这一战略思想,对于当代中国实现富国与强军、走和平发展道路、维护国家安全和发展利益,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5.
在当代管理领域,平衡计分卡作为重要的战略管理体系与绩效管理工具,已越来越多地应用于企业和公共组织.本文首次对公安派出所平衡计分卡的应用进行设计,并在此基础上,对派出所的警力资本、信息资本和组织资本等无形资产进行了战略组合,从而将其使命、愿景和战略转化为具体的目标和指标,为提升派出所的整体管理水平提供了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66.
论城市规划行政自由裁量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仓明 《行政与法》2010,(3):91-94
行政自由裁量权的存在有其合理性,但在实际运行中,必须对其进行适当控制。在城市规划行政中,可以从加强城市规划行政法律制度的建设;强化城市规划行政程序的建设;加强城市规划行政监督与制约机制的建设;完善城市规划行政法律责任制度的建设等几方面对城市规划行政自由裁量权进行法律控制。  相似文献   
67.
领导干部增强工作的创造力,必须具备较高的思维层次。要培养战略思维,善于在统揽全局中把握大势;要注重超前思维,善于在紧跟时代中引领发展;要激发创新思维,善于在推进发展中锐意求新;要增强辩证思维,善于在实践中驾驭规律。  相似文献   
68.
69.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提出,表明了我们党对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进一步深化。在实践进路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实现了从二位一体、三位一体到四住一体的深刻转变;在战略谋划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大局的相辅相承;在推进路径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70.
This article addresses the political and spatial agenda of the people of informalities. It conceptualizes insurgent informality as a discursive social reality, which is based on the struggle between the state hegemonic discourse regarding informal spaces and modes of space production and the countering-hegemonic discourse of communities. Based on empirical case, this paper interrogates the discourses of Israel and the its Arab communities regarding informal spaces. The analysis suggests that the state hegemonic discourse is articulated through three interrelated logics of difference, threat and spatiality. The countering discourse challenges the hegemonic discourse through its logic of justice, recognition, and protes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