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756篇 |
免费 | 23篇 |
专业分类
各国政治 | 68篇 |
工人农民 | 98篇 |
世界政治 | 113篇 |
外交国际关系 | 129篇 |
法律 | 577篇 |
中国共产党 | 181篇 |
中国政治 | 530篇 |
政治理论 | 320篇 |
综合类 | 763篇 |
出版年
2025年 | 5篇 |
2024年 | 18篇 |
2023年 | 23篇 |
2022年 | 7篇 |
2021年 | 29篇 |
2020年 | 70篇 |
2019年 | 61篇 |
2018年 | 66篇 |
2017年 | 45篇 |
2016年 | 75篇 |
2015年 | 49篇 |
2014年 | 168篇 |
2013年 | 267篇 |
2012年 | 198篇 |
2011年 | 171篇 |
2010年 | 179篇 |
2009年 | 153篇 |
2008年 | 116篇 |
2007年 | 151篇 |
2006年 | 155篇 |
2005年 | 161篇 |
2004年 | 139篇 |
2003年 | 125篇 |
2002年 | 108篇 |
2001年 | 136篇 |
2000年 | 72篇 |
1999年 | 12篇 |
1998年 | 5篇 |
1997年 | 2篇 |
1996年 | 2篇 |
1995年 | 2篇 |
1994年 | 3篇 |
1993年 | 1篇 |
1992年 | 1篇 |
1990年 | 1篇 |
1987年 | 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7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81.
异常点是统计学领域中的一个重要术语,是与其他数据有着显著不同的数据点。同样,在案件侦查过程中也有这样的异常点,因此将异常点分析法引入案件侦查工作中,通过比对、分析案件相关数据,发现异常点,能为侦查案件提供方向,提高侦查案件的效率。 相似文献
982.
金文彤 《河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14,(4):108-110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所有有利于解决社会矛盾与纠纷、促进社会的繁荣与稳定的制度设计,都应当受到人们的密切关注。刑事和解这一兴起于西方发达国家的制度,在保护被害人合法权益、教育改造加害人以及维护社会稳定方面,能弥补我国刑事法律制度的不足,因此构建中国特色的刑事和解制度便成了必然选择。在检察院提起公诉阶段的刑事和解的范围和内容等问题的立法完善,更是整个刑事和解制度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983.
陈潮 《广西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4,(4):94-97
立足公安信息化工作现状和时代发展需要,分析公安院校信息技术类课程体系构建与教学改革的必要性,明确课程体系构建的目标,提出课程模块组合来构建课程体系的方法,构建信息技术类课程体系的基本框架,探索课程教学改革的新方法、新思想,有助于推动公安信息化教学工作的开展,提高公安民警的信息技术应用水平。 相似文献
984.
石启飞 《吉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3,(5):89-95
法无明文规定、没有上位法根据、举重以明轻、人权保护和尊重行为地国法律是《治安管理处罚法》没有域外效力的主要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没有域外效力会导致相关刑事案件侦破困难、规避《治安管理处罚法》行为多发、同样的违法行为不能同样对待和对违法行为地扩大解释牵强等问题。《刑法》与《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衔接、属人主义和保护主义的双重优先性、尊重受害人意志和对"举重以明轻"的正确理解是《治安管理处罚法》应该有域外效力的根据。通过增加规避《治安管理处罚法》行为是治安违法行为、司法解释明确、实现《治安管理处罚法》与《刑法》的全面衔接和公安部解释等途径,可以具体实现《治安管理处罚法》的域外效力。 相似文献
985.
高玉龙 《吉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2):5-12
根据目前高危人群的犯罪形势,加强公安机关对高危人群的识别和控管势在必行。国内对高危人群犯罪的研究工作在部分基层公安机关曾有初步尝试,然而缺乏必要的理论和系统的实证研究。综合专家的论述,影响社会治安的高危人群,一是有犯罪倾向的青少年;二是外来人口中的“三无人员”:三是具有再犯风险的归正人员:四是涉黄、涉赌、涉毒人员;五是具有不良倾向的无业人员和失地农民。应做好高危人群的管控工作,建立健全、科学的高危人群管理机制非常重要。要抓好公安基层的基础工作。其中流动人口的管理应列为工作重点。 相似文献
986.
刘朝捷 《吉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2):99-102
吉林省农村黑恶势力的形成与文化传统中的某些消极因素有着直接的关系。文化传统受历史、地域、民风等影响,对宗族观念、封建帮会习俗、地域环境等也有很强的渗透力。宗族文化、帮会文化、地域文化在自身的传播与传递过程中,将起着渲染、扩展与教化作用。不良文化作为违法犯罪的客观条件,对黑恶势力的形成起着深层的背景作用、中介作用和整合作用。 相似文献
987.
陈谦信 《湖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22(2)
改革开放30年以来,中国犯罪原因研究层次的总体发展脉络是:最早由单一因素研究开始,逐渐转入多种因素研究的阶段;多因素研究由平面的综合研究走向立体原因层次系统论的研究。从犯罪原因的单因素理论、犯罪原因的多因素理论到犯罪原因的层次系统论,概括地揭示了新中国犯罪原因论的发展史,说明了我们对犯罪原因的认识是逐步提高的,由浅入深,由片面走向全面。 相似文献
988.
谢杰 《山西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23(4):24-27
断念是行为主体(特别是青少年越轨者或犯罪人)在一段稳定的时期内对犯罪偏好明显与确定的拒绝。现阶段犯罪预防措施主要通过控制青少年犯罪的原因来遏制青少年犯罪的增长趋势,绩效前景颇为黯淡。从聚焦于犯罪原因分析到致力于犯罪断念研究的战略性转向,将成为当代社会犯罪预防的重要突破。作为人生状态与行为过程的犯罪断念,在静态结构与动态运行的结合中发挥着青少年犯罪预防的积极效果。 相似文献
989.
倪义福 《福建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6):18-22
治安"黑点"治理就是借鉴道路交通事故"黑点"路段治理做法,将疏于防范、发生案件、治安混乱或管理不到位、存在隐患等治安问题的部位列为治安"黑点",组织排查,立项挂牌,运用"1+N"机制协调整合各方力量,开展打防管建综合治理的一种模式。具有前提性、挂牌性、机制性、推进性特点,是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措施的一项突破和创新,融入了项目化与机制化、专业化与社会化等创新元素,形成了有机的、整体的、渐进的、有形的打防管建治理体系。 相似文献
990.
张光宇 《福建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6):62-69
刑法与民法之间的界说为研究边缘法学理论提供了可能,其关系的价值论部分则是该理论的重要内容。这一研究不只是在刑事法学与民商法学之间来回穿梭,还涉足多学科领域。作为一项基础性课题,首先要从重视对它的理论架构及其材料佐证开始。对它的研究虽然主要是集中在法律分类与行为性质划分等两个方面,而其研究成果却超越了历史与现实的选择:"诸法合一"体系的崩溃、公法与私法理论的提出、法律价值内涵的多元现象的产生及司法救济的多样化,等等,无不与其有关。如果研究者仅仅满足于区分刑民之间的界限,却忽视了对其基础理论的研究,无疑是一种理论短视,甚至让后续的研究工作变得无意义。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