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6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4篇
各国政治   9篇
工人农民   1篇
世界政治   2篇
外交国际关系   7篇
法律   62篇
中国共产党   47篇
中国政治   63篇
政治理论   11篇
综合类   66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18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5篇
  2006年   96篇
  2005年   63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由于多方面因素的制约,道路交通事故预防工作还面临着不少困难,表现为相关部门"职"与"责"不相统一,道路交通事故预防工作的社会化体制难以充分发挥作用;驾驶员源头把关不严,导致后续的交通管理工作局面被动;公安交管部门的内部科学管理有待加强.道路交通事故预防工作是一个涉及面极广的社会系统工程,要有效遏制道路交通事故高发的势头,实现交通事故稳中有降的目标,一方面要切实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共同致力于压事故,形成齐抓共管,责任明确的工作机制,把预防交通事故的触角向基层乡镇、职能部门和企业延伸,另一方面,公安交管部门内部要树立信心,抓住重点,完善机制,严格管理.  相似文献   
132.
儿童视角是一种叙事策略,一种独特的语话表达方式.著名的台湾女作家林海音在其成名作<城南旧事>中成功地运用了儿童视角给予作品中的人物以人性的观照.作者融合了现代小说中的"向外看"和"向内看"这两种儿童视角类型,同时又使用了准儿童视角来表达其对人生和生命体验的多重感受.  相似文献   
133.
<月牙儿>是老舍比较有特色的一篇小说,作品用线型的结构和抒情性的话语营造出凄美的意境;而其以女性第一人称的独特视角所体现出来的妇女的生存困境以及人生的冷漠态度与人性的残忍,更令人产生强烈的心理震撼.  相似文献   
134.
卢梭在<爱弥儿-论教育>第五卷中以自然主义教育思想为基础,阐述了他的女子观.他从生理、心理和社会职责3个层面论述了其女性观,从体格、性情、知识、品德等方面阐发了他对女子教育的见解,并且论述了他的婚姻观.卢梭的观点虽有一定的局限性,但对后世产生了广泛深刻的影响,且对当今的女子教育仍有重要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35.
中国古代原典<墨经>有大量、系列的逻辑范畴.论析名、辞、说、辩、故、理、类等基本逻辑范畴的含义、联系和相关规律,有助于认识中国古代逻辑的内容、性质、体系和价值.  相似文献   
136.
省警察学会已顺利完成了换届选举,产生了第二届理事会和相应的工作机构,各项工作都在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之中.公安理论研究工作要始终坚持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导向,为领导决策服务,为现实斗争服务,为公安事业的长远发展服务.办刊工作要紧紧围绕公安中心工作,切实服务公安中心工作,充分发挥好<公安学刊>作为我省公安理论研究重要阵地、园地和窗口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7.
近年来中国与马来西亚的关系发展势头良好,笔者以马来西亚的<新海峡时报>2002-2003年中关于中国的新闻作为分析的样本,试图从中分析出马来西亚如何看待正在崛起的中国.  相似文献   
138.
张胥 《党史文苑》2005,5(1):24-27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是一部马克思主义的纲领性文献,它为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党的思想政治工作奠定了理论基础。本文旨在对《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同题》中关于思想政治教育思想作一些粗略的论述。  相似文献   
139.
魏琼 《政治与法律》2005,7(1):143-147
法律的程序是任何法律最终成为规范市场秩序、推动社会进步的现实力量.一部法律的程序制度是否健全、合理,决定着该法律在多大程度上能够真正地成为"活的"法律.目前,制定一部适合中国国情的<反垄断法>的呼声日益高涨,其立法框架也初见端倪.但是,就该法之中辅之以怎样的程序制度,却鲜有人论及.即使涉及,也仅止于反垄断法执法机构及权限的研究.本文系统阐释了反垄断法程序制度中的诉讼请求程序,旨在为中国反垄断法的建构提供一点补充意见.  相似文献   
140.
<诗经·大雅·行苇>之"四鍭如树"中"树"字的训释,如果从语源学角度、互文角度、射礼文化角度去考察,完全可以做出一种新释:"如树"实际上是"不中质"的形象说法,它与上文"既均"(中质)互文见义,即"既均""如树"均包含有"中质"和"不中质"两种情形.这样解读可以还诗摇曳多姿,隽永有味的本来面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