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9590篇
  免费   457篇
  国内免费   371篇
各国政治   839篇
工人农民   2051篇
世界政治   3075篇
外交国际关系   2185篇
法律   16703篇
中国共产党   50168篇
中国政治   51047篇
政治理论   12928篇
综合类   21422篇
  2024年   388篇
  2023年   1910篇
  2022年   1457篇
  2021年   1351篇
  2020年   1729篇
  2019年   1339篇
  2018年   572篇
  2017年   1298篇
  2016年   2165篇
  2015年   4044篇
  2014年   14581篇
  2013年   11181篇
  2012年   11101篇
  2011年   13775篇
  2010年   13230篇
  2009年   11984篇
  2008年   11660篇
  2007年   9996篇
  2006年   12386篇
  2005年   7718篇
  2004年   4981篇
  2003年   6648篇
  2002年   5825篇
  2001年   4693篇
  2000年   3511篇
  1999年   371篇
  1998年   165篇
  1997年   94篇
  1996年   86篇
  1995年   37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23篇
  1992年   23篇
  1991年   20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92.
从党的政策表述及当前实践来看,基层社会治理格局的形塑过程蕴含着“党建”与“共建”的双重逻辑。“党建”的出发点是巩固党的组织优势和执政基础,表现为基层组织体系从“有形覆盖”走向“有效覆盖”,进而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准备条件。“共建”要求探索“一核多元”的治理模式,既要实现基层党组织对“共建”力量的联结和协调,也要保障多元治理主体的有效参与,同步推进群众自治、社会共治和公共服务。“党建”与“共建”的双重逻辑呈现,亦关联着社会治理研究范式的更新。  相似文献   
93.
94.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既要强调供给又要关注需求。当前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需求存在主体的多样性、对象的差异性和发展的动态性等现实困境,必须重视其真实需求的识别以及精准有效的回应。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供给侧改革的核心在于解决"供需错位"的问题,强调以精准的供给提高思想政治教育质量,以供给能力的提升解决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供需矛盾,实现需求与供给的精准对接。以大数据技术为支撑的数据治理对推进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供给侧改革具有重要意义,要注重培育和塑造数据治理理念,完善数据治理的制度体系建设,创新数据治理平台和路径建设。  相似文献   
95.
2019年12月1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公开曝光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期间查处的8起典型案例。这是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首次集中向社会公开通报主题教育期间查处的案例。国家贫困县县委书记总结扶贫迎检“过关诀窍”,以县委办公室文件形式印发;村支书明知故犯、失职失责,涉黑势力摇身一变成党员、当干部;教育局长乱发文,闹出“幼儿园摸排涉黑涉恶事件”的“乌龙”;纪委书记、监委主任执纪违纪、执法犯法,充当黑恶势力“保护伞”……这8起典型案例,性质恶劣、影响严重,一经通报曝光,迅速引发干部群众关注。  相似文献   
96.
在《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要求的大背景下,红歌作为丰富爱国主义教育实践的有效载体之一,可以被广泛用于培育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当前不少高校对红歌功能的挖掘不够充分,校内红歌传唱仍流于形式,这些因素制约着红歌爱国主义教育功能的发挥。新时代用红歌唱响高校爱国主义教育主旋律,要以红歌优美激昂的旋律与寓意深刻的歌词进一步发挥情怀感召作用,要注重红歌传唱的仪式感,此外还要以红歌进一步推进高校音乐教学的课程思政建设。  相似文献   
97.
教育观是我们对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的基本看法。建国初期,我们把教育同时看作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的工具。到20世纪60年代中期,由于错误地估计了教育界的形势,将教育简单当作阶级斗争的工具,导致我国教育在1966年陷入了十年特殊时期的混乱。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的教育观发生了一系列重要而深刻的变革。教育,先是从阶级斗争的工具转而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础;接着又从改革开放初期的强调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转而重视培养全面完整的人的素质;然后又完成了从提高劳动者素质以促进经济发展,到提升整个民族素质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次飞跃;进而提出全人类通过教育共创美好未来。这一系列的教育观变革,反映了我们对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规律性的认识在不断深化。面向未来,我们要进一步做好宏观教育观向具体政策措施的转化工作,引导和促进地方政府和学校的教育创新实践,改革再出发。  相似文献   
98.
杨婧 《理论研究》2020,(2):70-76
如何使互联网这个最大"变量"成为我们党事业发展的最大"增量",是新形势下提高党的治理水平、增强长期执政本领的时代性命题。"互联网+"城市基层党建是实现党的治理能力现代化以推动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需要,契合学习型政党的鲜明品格,同时能够满足人民群众新需求、提供民主参与新渠道,其功能运用体现在管理、教育、服务及整合四大方面。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核心领导作用、树立"互联网+"思维、健全相关机制、提供坚实的基础保障,是新时代"互联网+"助力城市基层党建创新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99.
大学生是高素质劳动者的重要来源,然而当前一些大学生与劳动渐行渐远,缺乏劳动意识"不想劳动"、缺乏劳动本领"不会劳动"。劳动教育具有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的综合育人价值,应不断加强大学生劳动教育,提升大学生劳动本领、培养大学生劳动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强大人才支撑。  相似文献   
100.
"以人民为中心"思想是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体系的重要内容,也是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收官战的题中应有之义。立足于赋权理论,制度—信息—技术—话语赋权构成脱贫攻坚中实现"以人民为中心"思想的基本路径。揆诸现实,脱贫攻坚中制度赋权不到位、信息赋权不充分、技术赋权梗阻以及话语赋权失衡引致"以人民为中心"思想未能充分实现。为此,应在脱贫攻坚中推进制度赋权完善和落实、加强信息赋权沟通和监督力度、促进技术赋权梗阻节点破除和发挥效能、重构话语赋权主体思维并指导其行为等以实现"以人民为中心"思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