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3篇
  免费   15篇
各国政治   32篇
工人农民   47篇
世界政治   20篇
外交国际关系   39篇
法律   85篇
中国共产党   87篇
中国政治   128篇
政治理论   63篇
综合类   167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45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30篇
  2014年   59篇
  2013年   87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35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32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34篇
  2003年   30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减轻农民负担的公共政策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党和政府对减轻农民负担采取了许多公共政策,从政策实施过程来看,农民负担的增减交替进行、农民负担增也政府减亦政府、农民负担项目日益合法化、减轻农民负担的政策制订多落实少;从政府措施上看,减轻农民负担为改革开放创造了有利条件,但也有不足之处,主要体现在:措施“单兵突进”、农业税等据实征收不可操作、只给政策基层无法持久执行。减轻农民负担公共政策再决策应该做到:构建城乡统一的公共财政体制、构建财权与事权统一的公共产品供给体制、构建乡村良性发展的制度变迁机制。  相似文献   
132.
林辉 《中国发展》2014,(3):67-71
实现农业现代化与新型城镇化同步发展,进一步促进城乡发展加快融合,找到农民增收、农业增效的有效途径是中国各方一直在探索的问题。该文以广西定江村定典屯为例,提出以土地流转为核心,企业与村屯携手共建发展平台的“金穗模式”,即依托产业带动,村屯以土地流转形式帮助企业解决用地问题,企业帮助完善村屯基础设施,解决农民的就业出路,实现村屯变美、农民致富、企业发展的“三赢”局面。  相似文献   
133.
海南城镇化率低,但仍保留较好生态环境,为发展休闲农业提供了良好条件。该文提出,海南城镇化发展路径是通过在广大乡村地区发展种养业,在城镇内开发农产品加工业,为休闲农业提供旅游商品。在这一过程中,创造就业岗位,吸引劳动人口向城镇聚集,从而加速城镇化进程。  相似文献   
134.
该文以福州市郊涌现的3个新型农业发展模式:社区支持农业、创意休闲农业和生态农庄为例,讨论新型农业在当前城乡一体化建设的战略功能,即通过解决城市居民食品安全和农民稳定收入为目标,推动城乡人口、技术、资本、资源等要素相互融合、互为资源、互为市场、互相服务,促进城乡社区居民的互信、互助和互动。  相似文献   
135.
中共十八大之后,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三农"问题,提出了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解决"三农"问题的一系列理论观点和政策措施,是中国共产党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指导思想,对于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6.
This article uses empirical evidence from rural Tuscany in the 15th century to compare three frameworks for conceptualizing household strategies: Chayanov's analysis of the domestic economy, Bourdieu's treatment of social reproduction, and Weber's distinction between budgetary units and profit-making enterprises. Although Bourdieu's framework did not work well in this context because there was little evidence that peasants employed strategies to prevent the division of land, there was considerable evidence to support Chayanov and Weber. As Chayanov predicted, many households allocated labor according to a tradeoff between providing for family members and avoiding drudgery. The Weberian perspective also worked well because it explained why these smallholders often divided their holdings and used money in their household strategies.  相似文献   
137.
二战后到20世纪90年代,英国逐步建立了独具特色的的以证书课程为本的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包括以在职人员为主兼顾16-19岁青年的非全日制授课的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和以14-19岁青年为主的、全日制授课的、与国家职业资格证书相对应、与普通学术资格相衔接的普通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其“三明治”的人才培养模式,强化核心能力培养、突出课程实用性的特色,值得我国高职院校办学实践中学习和借鉴。  相似文献   
138.
都市农业实践遍布世界各地。当前,都市农业是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由之路。西安市都市农业的实践和SWOT分析表明,都市农业具有显著的公共物品的特征,拥有有效的政府管理是顺利推进都市农业发展的最基本条件。陕西省政府应优化区域布局,强化政策引导;改革投资机制,加强基础设施;健全服务体系,强化社会服务;完善配套法规,稳定政策扶持;培训新型农民,提高科技支撑。  相似文献   
139.
Transnational private sustainability governance, such as eco-certification, does not operate in a regulatory or jurisdictional vacuum. A public authority may intervene in private governance for various reasons, including to improve private governance's efficient functioning or to assert public regulatory primacy. This article argues that to properly understand the nature of public-private governance interactions—whether more competitive or complementary—we need to disaggregate a public authority's intervention. The article distinguishes between four features of private governance in which a public authority can intervene: standard setting, procedural aspects, supply chain signaling, and compliance incentives. Using the cases of the European Union's policies on organic agriculture and biofuels production, the article shows that public-private governance interaction dynamics vary across these private governance features as well as over time. Furthermore, the analysis highlights the importance of active lobbying by private governance actors in influencing these dynamics and the resulting policy outputs.  相似文献   
140.
个体工商户是在我国改革开放实践中创造的一种经营主体制度,是我国数量最大的一类市场主体,其生命力在于契合中国社会的“家文化”特色。个体工商户虽然得到各级法律确认,但存在过渡性、非规范性疑惑,有些地方推动“个转企”。个体工商户利用天然信用纽带,组织协调成本低,针对性满足市场需要,利于吸纳就业和均衡财富,易于分散和消化经营风险,在低端市场中具有竞争优势。在常态市场中,应该尊重当事人的理性选择,适应市场的层次结构需求,维护市场主体的完整生态,慎重推行“个转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