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6篇
  免费   20篇
各国政治   18篇
工人农民   3篇
世界政治   13篇
外交国际关系   27篇
法律   122篇
中国共产党   13篇
中国政治   62篇
政治理论   44篇
综合类   154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42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32篇
  2014年   44篇
  2013年   56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51.
The transition from 2D imaging to 3D scanning in the discipline of firearms and toolmark analysis is likely to provide examiners an unprecedented view of microscopic surface topography. The digital examination of measured 3D surface topographies has been referred to as virtual microscopy (VM). The approach offers several potential advantages over traditional comparison microscopy. Like any new analytic method, VM must be validated prior to its use in a crime laboratory. This paper describes one of the first validation studies of virtual microscopy. Fifty‐six participants at fifteen laboratories used virtual microscopic tools to complete two proficiency‐style tests for cartridge case identification. All participating trained examiners correctly reported 100% of the identifications (known matches) while reporting no false positives. The VM tools also allowed examiners to annotate compared surfaces. These annotations provide insight into the types of marked utilized in comparative analysis. Overall, the results of the study demonstrate that trained examiners can successfully use virtual microscopy to conduct firearms toolmark examination and support the use of the technology in the crime laboratory.  相似文献   
452.
人类要想实现与自然的真正和解,就必须解决一个前提性问题,即如何看待和理解"自然"。对于这个问题的回答也是将不同生态哲学流派区分开来的根本标志。生态现象学作为一种反传统知识论哲学的现代哲学,它试图通过建构一种自然意义、社会意义和文化意义相统一的"自然"概念——"生活世界化的自然",将自然原初的被隐匿了的价值意义重新凸显出来,以引导人类走上通往与自然和解的道路。生态现象学的自然观念既不同于生态中心主义所主张的脱离人的生活世界来谈生态保护,也区别于人类中心主义所主张的将自然仅仅看作是工具价值层面"为我而生"的对象性存在。"生活世界化的自然"在"此在"的意义上来理解自然,是在日常生活中与"我"照面的,承载着各种价值意义,能够为人类的生命活动中所真切体验到的活生生的自然。生态现象学试图借助"生活世界化的自然"的"基底样式",推动人类在"遭遇自然"—"体验自然"—"审美自然"的交往过程中,赋予自然以人性的同时,重新唤醒人性的生态化一面,进而引导饱受工具理性摧残的现代人类实现与自然的真正和解。  相似文献   
453.
毛泽东从未主张过"无支配自由",从未追求过"无支配自由"。说毛泽东主张"无支配自由"并为之奋斗终身,说毛泽东思想与事业的基本主题是"无支配自由",说毛泽东领导中国人民的动力和路标是"无支配自由",说毛泽东"根据无支配自由的根本要求"进行人民民主的"整体构想和具体构建",这是对毛泽东,对毛泽东思想与事业,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道路的极度歪曲、莫大污蔑。打着毛泽东的旗号鼓吹西方的"无支配自由"论,是极其有害的。  相似文献   
454.
“网络舆论审判”作为国家机器缺场下的网络互动行为,在法理、司法程序、舆论传播等研究方向引起了学界广泛关注,但该现象身后潜藏的社会性生产机制尚待进一步探究。符号暴力的“动力/工具机制”用来剖析“网络舆论审判”体现了很好的恰适性:一方面,传统道德规范在维序社会结构稳定、编织社会成员行动逻辑的同时,同样可能在网络议题中以符号暴力的形式,指导民众在自我规训下投入“网络舆论审判”的建构与再生产;另一方面,凭托于网络社会之扁平化、脱域性等空间特性,“网络舆论审判”可能在信息技术的符号化实践中流变为僭越法理、消解权威的失范行为展演。针对“网络舆论审判”于政治制度、空间秩序以及社会心态等领域所展现的风险特征,亟须将其纳入国家社会治理体系进行多维度的制度规范引导与文化矫正干预。  相似文献   
455.
外卖平台“二选一”行为降低了社会总福利,其所产生的垄断效应直接损害了商家的多栖性,剥夺了消费者的选择权,使消费者被大数据杀熟,也使外卖骑手陷入事实层面上的“二选一”,在上游劳动力市场形成了与下游平台内经营者市场截然不同的寡头垄断。对此,外卖平台可能基于自我保护原则、统一性原则、排除搭便车原则为其行为寻找合理性,但这三种抗辩事由均不具有适用可能性。外卖平台在实施“二选一”过程中,对商家形成了佣金价格及获取消费者流量的控制力,对消费者形成了商品价格的控制力,对外卖骑手形成了劳动力雇佣价格及劳动时间的控制力。综合交叉网络外部性等因素,“二选一”行为对三方所产生的危害并不相同,对此应完善监管机构行为性救济模式,要求平台解除“二选一”独家协议,履行信息披露义务,限制收集消费者个人信息的范围,对平台配送系统进行优化,允许骑手保留数据权属。  相似文献   
456.
“意识形态”是社会主义国家的国之重器,但目前在意识形态领域存在对意识形态认知的碎片化、对意识形态价值认同的淡漠化、对意识形态宣传和教育方面的简单化等“意识形态悬浮”的问题。意识形态悬浮和“现代性”这一时代的精神状况有关,现代性之下的“庸常大众”并不倾向于对意识形态知识的整体认知,现代性之下的“异化思潮”阻却了对意识形态的绝对认信和践行,现代性的“技术”则助长了规训式的或放纵式的宣传教育方式。由于我们不能克服现代性这一时代境况,因此就必须在现代社会的基本框架之内,在受众的日常生活之中开展关于意识形态知识的“模块化叙事”与“具象化表达”,以点带面地促进对意识形态知识的认知;要对社会之中的各种思潮进行诊断,兼具“包容性态度”与“坚定性立场”,通过意识形态基于自信的包容和适当严格的治理方式促成自愿认信和集体行动;更要利用现代技术,兼顾“高效多元”的宣教渠道和“以人为本”的宣教立场,让意识形态深入人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