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6篇
  免费   20篇
各国政治   18篇
工人农民   3篇
世界政治   13篇
外交国际关系   27篇
法律   122篇
中国共产党   13篇
中国政治   62篇
政治理论   44篇
综合类   154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42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32篇
  2014年   44篇
  2013年   56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网络游戏虚拟财产法律性质浅议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网络游戏虚拟财产不是玩家通过劳动创造的,也不是玩家通过劳动获得的,它没有价值,不是财产。承认网络游戏虚拟财产是财产,不利于树立正确的游戏观念,不利于发展健康的游戏文化,只会诱导更多的人不务正业,阻碍网络游戏经济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52.
宋格初探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吕志兴 《现代法学》2004,26(4):104-109
宋初,编敕为最主要、最经常的立法形式,格的地位及作用明显衰微。神宗元丰以后,对格的编订又明显增加,其编纂体例等也有变化。这一变化的原因,是神宗对编敕、令、格、式的性质作重新界定,使格的性质发生显著变化:格完全行政法化,成为令的实施细则。格的性质的变化,其内在原因是编敕的刑法化。由于宋格成为令的实施细则,原为令的实施细则及公文程式的式则成为纯粹的公文程式。由于编敕、格性质及立法功能的变化,使得宋朝的立法模式也发生变化,即由宋初主要通过编敕进行立法的模式,变成对敕、令、格、式统一编订的立法模式。  相似文献   
53.
《财务会计》课程是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的一门必修核心课程,在高职会计专业教学中的具有突出地位和重要作用。根据《财务会计》课程的性质及特点,在教学课程中应融入对学生职业道德素质的培养。结合新会计准则的实施,提出实现会计职业道德养成的手段和方法,在向学生传授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又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和高尚的情操。  相似文献   
54.
本文简要介绍了我国交通事故和驾驶员安全教育现状以及驾驶模拟器用于驾驶员安全教育的前提条件,提出了驾驶模拟器用于驾驶员安全教育的虚拟道路交通视景系统的组成及设计方法,分析了驾驶员安全教育的虚拟道路交通视景特征及驾驶模拟器用于安全教育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55.
近五年来广东冰毒等新型精神类毒品犯罪发生了新变化,如何解释这一阶段性变化,合理预测广东此类犯罪的发展趋势,进而提出相关对策,其理论与实践意义颇大。借助犯罪场与市场犯罪的理论框架,解读广东经验,无疑会加深我国与此类犯罪作斗争的长期性认识。  相似文献   
56.
论“虚拟财产”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李祖全 《时代法学》2005,3(2):81-85
虚拟财产是在网络环境下以电子数据为载体的财产,是个人财产的一种特殊形式,它具有传统财产的法律属性.法律对虚拟财产的保护有利于现代财产制度的完善和健全,从而促进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相似文献   
57.
虚拟社会是现实社会在网络中的反映。虚拟社会有别于现实社会的自身的运行特点给其管理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对于虚拟社会的管理,可以将参与主体抽象为两类:组织和个人;可以采取有针对性措施分别加以监督、管理、引导,由此构建健康、文明、和谐的网络空间。  相似文献   
58.
夏尊文 《行政与法》2014,(8):112-116
我国司法实务对盗窃网络游戏虚拟财产的行为存在较大的分歧。其中的盗窃罪定性较为切合实际,但说理并不充分。网络游戏虚拟财产在本质上是一种债权凭证.我国法律将作为债权凭证的纸币拟制为物的先例说明完全可以将虚拟财产归入《民法通则》、《刑法》、《继承法》所规定的“其他财产”以及《物权法》所规定的“其他动产”之列。据此,盗窃网络游戏虚拟财产构成犯罪的,同时触犯盗窃罪与非法获取计算机信息系统数据罪两个罪名。属于想象竟舍,可择一重罪处断。  相似文献   
59.
Skeletal age estimation using the pubic symphysis is a reliable and popular practice among forensic anthropologists. In instances in which accessing the skeleton is impossible, such as in the case of living individuals, three‐dimensional (3D) reconstructions of computed tomography (CT) scans can be created and analyzed for aspects of the biological profile. This study examined 3D reconstructions of pelvic CT scans of a sample of 44 live adults to estimate age using the Suchey–Brooks J Hum Evol 1990;5(3):227‐38 method. Images were created using OsiriX software (Pixmeo, Geneva, Switzerland). Estimated age ranges based on the 3D‐CT images captured the true age of the individual at the time of the CT scan 79.5% of the time with good intra‐observer reliability. The features best visualized on the 3D images included the ossific nodule and the pubic symphyseal rim. This study shows that clinical CT scanning parameters are adequate for creating 3D images to be analyzed for age using the pubic symphysis.  相似文献   
60.
进程用户空间中的信息往往与特定用户的特定操作行为直接关联,对于证据链的建立意义重大.从数目繁多的用户空间数据结构中筛选出最重要的三种:进程环境块、线程环境块与虚拟地址描述符,说明其定位方法,并重点讨论其结构格式的电子数据取证特性,为内存空间电子数据取证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方法.实例分析部分,则以目前广泛使用的Windows 7操作系统为应用背景,说明了所述方法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