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34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16篇
各国政治   63篇
工人农民   21篇
世界政治   82篇
外交国际关系   65篇
法律   720篇
中国共产党   752篇
中国政治   1064篇
政治理论   382篇
综合类   723篇
  2024年   123篇
  2023年   648篇
  2022年   203篇
  2021年   94篇
  2020年   87篇
  2019年   46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45篇
  2016年   73篇
  2015年   130篇
  2014年   272篇
  2013年   181篇
  2012年   263篇
  2011年   193篇
  2010年   200篇
  2009年   213篇
  2008年   217篇
  2007年   155篇
  2006年   137篇
  2005年   113篇
  2004年   99篇
  2003年   84篇
  2002年   88篇
  2001年   81篇
  2000年   56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雨果 《今日民族》2015,(3):56-57
去年12月中旬,我在西双版纳磨憨口岸拍摄期间,偶然听到有一个叫做“卡米人”的族群即将举办他们最盛大的节日--红花节。当地朋友介绍道,卡米人20世纪30年代从老挝迁入,在我国被识别为布朗族的一个支系。准确地说,在中国境内,卡米人仅分布于勐腊县和磨憨开发区的两个寨子。对卡米人而言,红花节的隆重程度相当于汉族春节,2014年的卡米红花节更为热闹,据说会有上百个老挝卡米人跨越国境,到我国境内的卡米寨子举行“跨国联欢”。  相似文献   
102.
刘星 《清华法学》2013,7(2):5-23
通过法律本身的"秘密"及其行业性质,包括各类普通人"旁观式"法律态度的细致描绘,卡夫卡"法制文学"提示了另类"法律历史主义"的概念,即社会基本有序时,完善法律运作最好通过职业内部化的协调,而非社会外部化的干预,其中"经济学"的价格调整为重要概念,应尽量避免"政治学"的怀疑质问。此意味着重视"缓慢"、"时间"。通过文学的基本分析和法学的深入探讨,借助卡夫卡"法制文学"的叙事平台,应重新理解普通人旁观式法律态度,因为其对法律活动的有效展开,包括法治建设的健康推进,或许存有助益,亦为理解上述历史主义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3.
全国"两会"成为世界了解中国的大门,也成为世界观察中国民主政治发展的重要窗口。代表委员认真履职,人民群众积极参与,"两会"展现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独特魅力。  相似文献   
104.
2012年兴起的网络词汇"中国式过马路"是对国内行人集体闯红灯现象的一种概括,当全民围绕国人素质问题展开一场口诛笔伐的论战时,也需要从法律制度的层面进行一番检讨。"中国式过马路"现象的背后,存在多重法律价值与利益的冲突。本文将对"中国式过马路"中存在的法律价值及利益冲突进行分析和梳理,在此基础上探求解决冲突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5.
叙事式政策框架主要是由马克·麦克贝斯、迈克尔·琼斯和伊丽莎白·沙纳汉三位学者创立,他们为回应萨巴蒂尔对后现代公共政策分析的批评,将后现代公共政策分析的视角和实证主义的研究方法有机结合,试图提出一个主要讨论叙事在政策过程中作用的理论框架,进一步推动后现代政策分析学者与政策过程理论者对话,推进政策过程理论的发展。其理论来源主要有两类:一类是公共政策研究中的叙事视角,另一类是政策过程理论中的倡导联盟框架。其哲学基础是解释主义,在本体论方面坚持主观本体论,同时在认识论上坚持客观主义。政策叙事是其核心概念,对政策叙事的测量包含形式和内容两个层面,微观、中观与宏观构成了分析的三个层次。在微观层面,叙事式政策框架研究叙事对个人信念和行为的影响;在中观层面,叙事式政策框架研究叙事对联盟的形成及其策略的影响,以及它对政策信念、公众意见的影响;在宏观层面,叙事式政策框架研究文化和制度式政策叙事对公共政策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6.
鲁芳  谢彩虹 《学理论》2012,(9):150-151
信息系统与信息管理专业课程体系设置是人才培养模式的具体表现形式和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具体实施计划,它的优劣直接反映了本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文章分析当前信息系统与信息管理专业课程设置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要结合特色开设课程、实行"菜单式"课程设置和进行特色教材建设等对策。  相似文献   
107.
覃汉旅 《传承》2012,(20):74-75
壮族、侗族地区旧有的和新建的干栏式楼阁廊桥外形美轮美奂,内涵蕴藉厚重,具有无可比拟的文化价值,值得传承、创新与守望。  相似文献   
108.
人要很好地存活下去,社会要可持续生存地发展,需要环境为其提供土壤和条件。环境之于人和社会,原本就是一种资源,这种资源构成了国家社会谋求可持续生存发展的基础性、动力性软实力。社会谋求发展的当代进程中所面临的全部存在危机和生存风险,最终源于环境资源的自生境能力的衰竭。因而,立足未来而节制现实,制定环境资源代际储存之基本国策,全面探索环境资源代际储存的广泛社会方式,构成"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基础与前提。  相似文献   
109.
马莹华  王辉 《世纪桥》2012,(21):55-56
科学而有效地进行思想政治理论课考试改革对于提高理论课教学效果具有重要意义。思想政治理论课考试方式的改革要力争符合学生接受特点,实现对课程学习效果的科学评价。本文针对目前考试方式中的问题,提出"多元全程式"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考试方式,注重考试内容、形式、考评主体多样化,注重考试过程的全程性,力争科学全面地评价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习效果,对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考试评价方法进行了积极地尝试。  相似文献   
110.
党校干部教育中不断创新教学形式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学员论坛是富有党校干部教育特色的新型研讨式教学形式。党校学员论坛以研究现实问题为核心,以全体学员参与交流互动为教学特色,以提高学员知识应用于实践能力为目标,是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在党校教育中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