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865篇
  免费   48篇
  国内免费   40篇
各国政治   197篇
工人农民   105篇
世界政治   204篇
外交国际关系   716篇
法律   961篇
中国共产党   3250篇
中国政治   5380篇
政治理论   808篇
综合类   1332篇
  2024年   29篇
  2023年   135篇
  2022年   156篇
  2021年   196篇
  2020年   170篇
  2019年   100篇
  2018年   52篇
  2017年   102篇
  2016年   235篇
  2015年   495篇
  2014年   1277篇
  2013年   1019篇
  2012年   1049篇
  2011年   1009篇
  2010年   1096篇
  2009年   1076篇
  2008年   1077篇
  2007年   804篇
  2006年   796篇
  2005年   539篇
  2004年   485篇
  2003年   381篇
  2002年   237篇
  2001年   190篇
  2000年   176篇
  1999年   31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徐恩仲  朴曙光 《新长征》2006,(12):48-49
2000年我省收入最高的长春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5568元,收入最低的为四平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3831.16元。最高与最低绝对差距为1736.84元。2004年收入最高的延吉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9108.79元,  相似文献   
72.
《兵团党校学报》2006,(6):63-63
我国城市水环境存在九大问题:一是城市水污染相当严重。全国城市每年约有200亿立方米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未经处理就直接排入河湖中,还有大量未迭标处理的废水被偷排、漏排。二是城市水污染治理仍然滞后。到2005年底,全国还有278个城市没有建成污水处理厂,至少有30多个城市50多座污水处理厂运行负荷不足30%,甚至没有运行。三是水污染事故频繁  相似文献   
73.
邓小平区域经济思想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 ,这一思想的实质是通过非均衡战略实现地区经济协调发展和共同富裕。当前的西部开发 ,必须把邓小平区域经济思想作为根本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74.
陈日武 《江西政报》2006,(21):43-46
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潮流,抚州市委、市政府审时度势,作出了。融入南昌城市群,对接海峡西岸经浇区,联结江浙粤和港澳台”的重要决策。这一决策体现了进一步发挥比较优势、扩大对外开放的主动性,是与时俱进,加快经济发展,实现抚州在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决策。而抚州工业以对接长珠闽来承接发展。又是市委、市政府总体决策中十分重要的一个方面。  相似文献   
75.
76.
国际社会工作和社会政策界认为社会弱势群体是由于某些障碍及缺乏经济、政治和社会机会,而在社会上处于不利地位的人群。在我国弱势群体的构成。除了传统意义上的孤、老、病、残、幼这些由于自身的生理因素、年龄因素而致弱的群体外,还存在着大量的由于社会转型、经济结构变化、产业结构调整等社会因素而形成的城镇弱势群体。根据中国人民大学社会研究报告的计算,我国弱势贫困群体大约有1.4-1.8亿人,约占全国总人口的11%-14%左右,并且有加速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77.
在《贵州省城镇体系规划》和《六盘水市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中明确提出了要把六盘水建设成为省域次中心城市;建设成为50万—100万人口的大城市;贵州西部重化工基地和贵州省“西电东送”工程建设的主战场的发展战略目标,这就为六盘水市实现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迎来了的大好机遇。因此加快结构调整,推进城市转型,是实现六盘水市经济社会可持续、跨越式发展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78.
抗战时期,经济事业有组织地迁入四川、云南、贵州,促进了这一区域近代经济的大发展。经济事业的内迁,加速了的西南区域中心城市的进步。西南区域的发展奠定了其在全国经济中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79.
论中部崛起在区域统筹中的三大战略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建湖 《理论前沿》2005,(12):15-17
中部崛起战略的规划和实施,必须站在宏观决策和国家战略层面上。正确应用国家政策、资金、项目的扶持手段,科学处理好中部在国民经济整体发展布局中的战略定位。在确保我国整体经济运行良性健康发展的前提下,通过对中部本土经济与社会资源要素的充分整合、开发与利用,来提升中部经济的自我发展与创新能力,从而在推进我国中部地区在国家的区域统筹方略中实现经济和社会的和谐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0.
我国城镇失业率已进入风险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深化改革和需求不足等原因造成我国城镇失业增加。德尔菲法研究结果显示 ,我国城镇真实失业率水平为 7% ,已达到警戒线 ,且近年会有较小幅度的增加。建议政府设立专职机构 ,对失业风险监测与调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