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93篇
  免费   43篇
  国内免费   1篇
各国政治   9篇
工人农民   9篇
世界政治   79篇
外交国际关系   23篇
法律   849篇
中国共产党   345篇
中国政治   586篇
政治理论   148篇
综合类   489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27篇
  2020年   31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29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61篇
  2014年   109篇
  2013年   193篇
  2012年   226篇
  2011年   190篇
  2010年   177篇
  2009年   193篇
  2008年   232篇
  2007年   143篇
  2006年   140篇
  2005年   139篇
  2004年   97篇
  2003年   84篇
  2002年   94篇
  2001年   92篇
  2000年   91篇
  1999年   26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和客体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的中心范畴,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中的重大问题。关于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的内涵,目前学术界尚未达成共识。从研究现状出发,找出学术界最集中的争鸣点,在当前已有的成果上,探讨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和客体。  相似文献   
92.
黑格尔借鉴和运用了谢林的直观原则,又赋予了直观原则全新的内容。一方面,黑格尔扬弃了谢林自我直观的感性形式,把直观设定为绝对思维的初始规定,另一方面,黑格尔又把直观设定为概念本身的反思形式,正是在直观中,概念才获得了发展自身的原初动力,从而建立起自身。黑格尔扬弃了谢林的那种没有概念的直观,把直观那个感性的形式联结到概念的反思关系,使直观本身进入到概念自身的规定,这正是黑格尔在直观概念中超越谢林的地方。  相似文献   
93.
犯罪对象概念的反思与重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许发民  康诚 《法学研究》2007,29(5):121-128
刑法学者之所以在不同场合赋予犯罪对象不同含义,是因为我国刑法理论中的传统犯罪对象概念存在一定的缺陷。有必要重构犯罪对象概念,将“犯罪行为直接作用的具体人和物”与“犯罪客体的直接物质承担者”两种含义适当分离,在理论上区分为直接犯罪对象与间接犯罪对象,二者作为犯罪实行行为指向的事物,有时可发生部分重合,但功能上并不相同,不可相互替代。  相似文献   
94.
向玉贞 《青年论坛》2001,42(1):54-56
主体与客体是一对哲学范畴,二者之间关系十分复杂.学校道德教育中的主客体关系争论颇久,通过对这些争论的分析梳理,指出学校道德教育中教师与学生应是主客体二重性的关系,这为更好地进行道德教育提供了理论前提.为实现学校道德教育中的主客体二重性,文中提出了学校道德教育的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95.
汪琦 《中国妇运》2001,(12):25-27
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为妇女工作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也十分紧迫地给妇女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和课题。妇女工作的实践呼唤着科学的理论指导,也促使人们去进行着理性思考。本文拟从哲学角度,沿着当前妇女工作的走向,观察、思考妇女工作的现状及问题,以便寻找到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探索妇女工作的发展趋势。对妇女工作主体的思考事物的内在因素是其发展的根本原因。当前妇女工作能否完成时代所赋予的光荣任务,关键在于妇女工作的内在因素。而妇女工作的内在因素就是妇女工作的主体———妇女组织、妇女干部、妇女群众。妇女组织是推动…  相似文献   
96.
侦查是刑事诉讼大厦的基石 ,它在整个刑事诉讼活动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司法实践中 ,非侦查机关、非侦查人员行使、干预侦查权和侦查机关放弃侦查权、滥用侦查权、超越侦查权的现象仍然存在。而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侦查主体、侦查客体、侦查内容的合法性  相似文献   
97.
也论对犯罪客体的质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犯罪客体不是犯罪构成的必要要件:从法理上看,犯罪客体就是犯罪对象;从立法上看,犯罪客体并不具有立法本意;从哲学上看,社会关系的直接载体就是人或物;从社会学角度看,社会关系受制于具体的人或物。  相似文献   
98.
论监护人的诉讼地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如何确定监护人在诉讼中的法律地位 ,尤其是在被监护人致人损害的情形下 ,学术界历来颇有争议。以往的学者仅从程序法的角度加以论述 ,忽视程序法与实体法的联系。笔者认为 ,确定监护人在诉讼中的地位 ,首先必须明确监护人所从事的行为的性质 ,严格区分身份性行为与财产性行为的差异。然而 ,在被监护人的致人损害的情形下 ,因实体法所规定的监护责任的性质为转承责任 ,所以 ,监护人的诉讼地位应为当事人。  相似文献   
99.
<正>2015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也是国际社会以反法西斯同盟为基础成立联合国组织70周年。时光荏苒,流年似水,人类社会沧海桑田,世间万象物是人非。然而,联合国作为世界上最大和最具代表性的政府间组织,在维护世界秩序、促进共同发展、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方面,依然具有不  相似文献   
100.
当前,洗钱犯罪已经成为各国普遍面临的难题,它不但给犯罪所得的黑钱披上了合法的外衣,为国家追查相关上游犯罪设置了障碍,而且为犯罪分子继续甚至扩大犯罪提供了条件与机会。如何对之进行有效打击,是各国都在努力探究的问题。本文从我国洗钱罪的立法历程入手,通过中外立法例的比较,指出我国洗钱罪立法上的不足,并提出今后应当完善的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