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3篇
  免费   0篇
各国政治   1篇
世界政治   5篇
外交国际关系   6篇
法律   8篇
中国共产党   28篇
中国政治   44篇
政治理论   17篇
综合类   4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01.
葛剑雄 《党课》2014,(17):90-95
三、因战乱引起的迁移 中国历史上的几次大规模南迁,都是中原地区战乱的产物。从秦汉开始,黄河中下游一直是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唐以后虽然经济重心逐渐南移,但除了分裂时期外,政治中心基本还在北方。正因为如此,皇室、贵族、高官、名流、富商及世家大族也都聚居于北方。但无论是异族入侵、权力斗争,还是民众暴动,往往以夺取首都为目标,所以大规模的、持续多年的战乱大多发生于北方。在这种形势下,北方民众就会迁往各地避难,其中最主要的迁移方向还是生存和开发条件最好的南方。  相似文献   
102.
舒展 《民主》2004,(11):32-33
跟友人们谈到《金粉世家》、《啼笑因缘》……的热播,大家不约而同地感到有个新奇的问题:解放前海内外根据张恨水作品改编的戏剧、电影、评弹不计其数;现在进入二十一世纪,他的代表作仍然是电视连续剧改编的一大热门。一位小说家能够经受七八十年时间——  相似文献   
103.
九品官人法作为选官制度,贯穿于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最后于隋朝被科举制度所代替,在这段时期,对当时选拔士人入仕为官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是由于制度上存在的种种缺陷,最终还是没有形成一种真正意义上的普遍选拔官员的有效制度,但其留下的历史意义,很值得我们借鉴与研究。  相似文献   
104.
论李氏据蜀与南中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氏据蜀是西晋末年流民起义中的重大事件。在李氏据蜀过程中 ,南中大姓夷帅的反晋行动起了关键作用。大成政权建立后 ,前后用了 14年平定南中。南中的平定 ,不仅在地理形势上为大成政权的割据奠定了基础 ,且在政治上保证了大成政权一系列政治经济措施的实施。而后随南中的丢失 ,李氏割据政权也就迅速灭亡了。  相似文献   
105.
林电锋 《各界》2010,(2):2-2
孔子是个移民,他的先祖是春秋时期宋国的贵族,殷王室的后裔。《史记·孔子世家》介绍了孔子家门的传承,尤其是其先祖正考父很有名。他以谦恭著名于世,辅助宋戴公、武公、宣公三朝,位列上卿。权力越大,他越卑恭,对孔子肯定产生了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06.
杨洪彬 《春秋》2009,(4):47-48
闵损,字子骞,春秋末期鲁国人。他是孔子的得意门生,七十二贤人中名列第一位的颜回之下,是古代“二十四孝”中最受尊崇的大孝子之一,广而流传的《鞭打芦花》故事就发生在他身上。闵姓之考 闵姓源于姬姓,据《左传·闵公》、《闵子世家》和《闵氏家乘》载:闵姓源自于辅佐周武王伐纣建周的姬姓周公,  相似文献   
107.
刘静 《观察与思考》2008,(21):33-36
10月8日下午,瑞典皇家科学院庄严宣布了2008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奖名单,三位美籍科学家分获此奖,而华裔科学家钱永健也赫然在列—他因把绿色荧光蛋白应用于研究细胞信号通路而获得殊荣,令所有海内外华人为之欢呼与骄傲。  相似文献   
108.
刘继兴 《传承》2009,(3):64-64
张恨水一生创作了120多部小说和大量散文、诗词、游记等,共近4000万字,现代作家中无出其右者。其代表作有《春明外史》《金粉世家》《啼笑因缘》《八十一梦》等。他不仅是当时最多产的作家,而且是作品最畅销的作家,有"中国大仲马"、"民国  相似文献   
109.
祝嘉 《各界》2011,(12):23-23
1896年农历八月十五,张应坤出生在双冢村的一个耕读世家。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12月3日,蒋介石委任原杨虎城部警备二族旅长、安康旬阳人张飞生为陕西抗日义勇军第一纵队司令。  相似文献   
110.
以君王贤人当时之荣对比布衣孔子身后"自天子王侯,中国言六艺者折中于夫子"的千秋功业,自是孰重孰轻的价值判断,却也暗含司马迁对孔子坎坷命途的不平与感慨,太史公言外之意再明显不过:孔子没而未已,然而当时,却不曾荣。子贡问孔子:"有美玉于斯,韫椟而藏诸?求善贾而沽诸?"孔子答:"沽之哉!沽之哉!我待贾者也。"我是美玉,我待贾者。本文讲述的是在太史公眼中,推引大道,待贾一生的另一个孔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