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1篇
  免费   0篇
工人农民   2篇
法律   4篇
中国共产党   18篇
中国政治   54篇
综合类   1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2007年6月.国家发改委正式批准建设武汉国家生物产业基地.这是继国家光电子信息产业基地以来.武汉东湖高新区建设的又一个国家级产业基地——“光谷生物城”.这无疑是武汉·中国光谷向世人亮出的又一张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新名片。  相似文献   
12.
从青年时代到晚年岁月.从革命年代到建设时期,邓小平曾多次来武汉.在江城留下了光辉的足迹。1927年6月底.23岁的邓希贤来到武汉筹备“八七会议”,身为中共中央秘书的他,在武汉第一次启用了邓小平的名字.并一直沿用下去。在20世纪历史发展的几个关键时刻,荆楚大地都出现过这位伟人的身影。他曾三次过问三峡上马:二汽选址十堰,就是邓小平向毛泽东、周恩来建议后确定的。当人们提到此事时,邓小平说:“当时中央决定修建襄渝铁路,二汽理应摆在襄渝线上。”  相似文献   
13.
自主创新,包括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自主创新能力是国家和地区竞争力的核心。湖北省提出十二五时期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战略目标,自主创新将成为关键驱动力。  相似文献   
14.
杨超 《世纪行》2011,(8):18-18
一、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的战略定位可以将东湖示范区的战略定位划分为核心层、辐射层、扩展层三个层次。二、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的机制创新1、导向机制。2、投入机制。3、合作机制。4、诚信机制。  相似文献   
15.
正1967年的第一天,《人民日报》、《红旗》杂志共同发表题为《把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进行到底》的元旦社论:"1967年,将是全国全面展开阶级斗争的一年。1967年,将是无产阶级联合其他革命群众,向党内一小撮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和社会上的牛鬼蛇神,展开总攻击的一年。1967年,将是更加深入地批判资  相似文献   
16.
顾兆农 《政策》2007,(6):36-37
●据报载,我国孵化器事业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势头迅猛。到2005年底,全国已拥有各类孵化器500多家,数量上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位  相似文献   
17.
吴晶 《中国审判》2021,(18):70-71
继2020年GDP正增长5.1%、首次突破2000亿元大关后,今年上半年,湖北省武汉市东湖高新区(又称“光谷”)发展势头不减,GDP首次突破千亿元,多项经济指标表现抢眼,重点产业发展势头强劲。  相似文献   
18.
《学习月刊》2014,(24):116-116
为了进一步落实好国家各项强农惠农政策和民生工程,更好地服务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武汉市东湖新技术开发区流芳财政所按照规定认真落实,积极开展争先创优活动,充分发挥财政所职能,以优质的服务、优秀的成绩、优美的环境争创群众满意站所,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一、流芳街及流芳财政所基本情况流芳街位于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东南腹地,与鄂州市、江夏区交界,前有牛山湖,后有龙泉山,是一个风景秀丽,牛山湖,后有龙泉山,是一个风景秀丽,人文历史悠久,旅游资源丰富的好地方,一直以来被誉为“风水宝地”之称,全街版网面积82.37平方公里,其中陆地面积65.67平方公里,水面16.7平方公里,辖区有13个行政村和1个居委会,共有144个自然村湾,总人口20569人,其中农业人口19168人,城镇居民1861人。  相似文献   
19.
<正>本刊讯3月2日,省政协主席杨松率队实地考察北京紫光展讯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百度公司、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展示中心,学习、了解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创新发展经验与做法。北京市政协主席吉林一同参加调研。杨松在座谈会上仔细听取了北京中关村、武汉东湖高新区创新发展情况介绍。他指出,湖北省委、省政府十分重视武汉东  相似文献   
20.
科技与金融的关系随着经济的发展日益紧密,东湖高新区科技金融的发展已具雏形,科技金融政策的融合与完善对促进东湖高新区科技金融有着重要的引导作用。通过对东湖高新区科技金融政策的梳理及分析,发现其政策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政策目标不够明确;发布主体及渠道过多;缺乏科技金融环境支持政策;政策制定及执行不足。据此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确定政策目标;明确发布主体;完善科技金融发展的环境支持政策;加强政策实施合理性与执行力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