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1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3篇
各国政治   7篇
世界政治   14篇
外交国际关系   5篇
法律   61篇
中国共产党   88篇
中国政治   97篇
政治理论   54篇
综合类   56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33篇
  2010年   32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38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苏玛 《奋斗》2005,(8):37-37
面对当今多元价值观的冲突,我们应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以及现代生活的现实要求和发展趋势出发,确立一种适应和反映现代社会本质要求的新的价值观念体系,进行价值观念的整合与构建。  相似文献   
92.
人权是当代人类社会备受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 ,尊重人权已成为一个公平的、人道的、充满关怀的社会之根基。通过对人权概念的历史演变的简要回顾 ,剖析了人权概念的本质与特征 ,针对当前保护人权的实践 ,提出了人权建设的几大主题 ,并尝试性地对国际间人权观 ,尤其是不同文明间人权观念如何交融 ,以期达成对人权的普遍共识 ,作了初步的探索。  相似文献   
93.
集体主义和个人主义代表中西两种不同的价值观,对中西企业的人力资本管理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以不同价值观为取向的企业,在人力资本管理中的伦理定位、投资结构和运营机制上存在着重大差别,各有优劣。我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应辩证地认识、对待个人主义,正确地坚持、发展集体主义。  相似文献   
94.
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决议》指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以集体主义为原则,把坚持集体主义教育作为思想道德建设的基本任务之一。党的十五大又再一次强调了集体主义的道德原则和集体主义教育,而要正确地进行集体主义教育,以集体主义为原则搞好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就必须正确地认识和把握集体主义的本质,澄清对集体主义的一些模糊认识。这对正确地坚持集体主义、促进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5.
斯瓦德洛(Brendon Swedlow)是美国北伊利诺伊大学环境、能源与可持续性研究中心的政治学副教授,同时兼任伦敦经济学院风险与管理分析中心研究员和加州大学控制中心理事。他的研究兴趣是为推进美国政治学、公共法律、公共政策和一般政治学研究  相似文献   
96.
贺小娜 《人民论坛》2014,(8):203-205
何为方法论个人主义的根本信条?认识方法论个人主义更好的方式与其说是对其原则的归纳,不如说是在它的历史谱系中把握它的理论支脉,从而更确切地把握它的解释力优势和不足。文章从个人预设不同、个人与外生变量(环境、制度、道德等)间的关系不同、分析视角不同三个方面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97.
正以人为本,是中国共产党人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体现。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完善和医改深入推进的时代背景中,实施"以人为中心"的管理早已成为医院思想政治工作的关键内容。在医院由单纯的服务型、福利型向服务经营型的逐步转变过程中,广大医务工作者的思想观念难以避免地受到各种不良思潮侵蚀,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现象有逐渐流行的趋势,树立以人  相似文献   
98.
刘菲 《学理论》2014,(2):145-146
周作人是五四时期最具影响力的人物之一,他在诗歌、散文、翻译、文学批评等多个领域都具开风气之成就,他是新文学史上一个绕不过的存在。在文学批评领域,周作人"人的文学"对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的影响是长远而深刻的。  相似文献   
99.
霍布斯从人性假设和自然权利出发,论证了自然状态之下个人的悲惨境遇并由此使得国家的产生成为必要。国家的产生源自人的自我保全的自然权利,而自然法则是自然权利的保障法则。权利的优先性在逻辑上由此被确立。正是在这一意义上,霍布斯被视为自由主义的创始人。  相似文献   
100.
张雄 《理论文萃》2000,(6):36-39
从某种意义上说,自亚当·斯密以来的整个西方主流经济学发展史,都可以被看作是经济个人主义理论的延伸和拓展。在今天,谁都不会怀疑这一事实:经济个人主义是解析古典经济学传统乃至新古典经济学一个十分重要的轴心。随着20世纪市场层面的非均衡、信息非对称、非理性现象的出现,经济个人主义的信仰和方法受到了怀疑和查审。人们不断追问:每个关于社会经济现象的陈述能否都可以直接还原为关于个人经济行为的陈述;经济行为本质上能否归属于单纯的个人理性的计算;在信息非对称的经济世界里。个人最大化目标能否完整的实现;个人的经济自由度的空间究竟有多大;经济决定论的因素中有无非经济因素的存在等等。而这些问题的解决单靠经济学本身是无法达到的,许多问题的性质都涉及到哲学问题,这里仅就经济个人主义的语义范围、哲学渊源和现代意义上的价值判断作些粗浅的哲学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