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篇
  免费   0篇
各国政治   3篇
世界政治   12篇
外交国际关系   32篇
中国共产党   9篇
中国政治   13篇
政治理论   8篇
综合类   2篇
  2022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田文林 《瞭望》2016,(6):86-87
从2011年1月突尼斯本·阿里政权垮台算起,中东剧变过去已经整整五年。这场最初被冠以“阿拉伯之春”的社会政治运动,曾经被寄托无限梦想,然而,卷入其中的多个中东国家或经历改革,或经历革命,或陷入战争煎熬,每个国家都不同程度面临经济萧条、失业加剧、冲突升温、安全威胁增大乃至四分五裂的问题。  相似文献   
62.
钟龙彪 《求知》2011,(4):42-43
近期,由突尼斯开始的部分中东国家局势动荡不安,引起全世界的关注。而在其中的利比亚危机中,中国的外交表现,尤其是中国短时间内通过海陆空从利比亚成功撤出3万多名中国公民更为国内外所瞩目。从利比亚危机对中国国家利益的影响,以及中国的应对来看,中国外交呈现出若干值得关注的特点和趋势。  相似文献   
63.
2021年以来,中国与中东国家交流合作持续深化,双方友谊日益巩固,双方人民福祉和前途命运更加紧密相连,充分展现出双方是患难与共、抗疫与共、命运与共的好朋友、好伙伴、好兄弟。王毅外长先后两次访问中东,议题丰富、成果丰硕,体现了中国与中东国家在事关双方重大核心利益问题上的相互支持,在合作抗疫上的团结守望,在构建中阿命运共同体上的齐心协力,在应对地区冲突问题上的劝和促谈。可以看出,中东地区在中国外交中的战略地位显著提升,中国与中东国家的关系迈上了新台阶。中国与包括中东国家在内的发展中国家密切合作,对稳定当前国际形势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64.
正西方民主政治经验既有用也没用,关键看怎么用,用好了是良药,用坏了是毒药。2011年中东北非发生的政治动荡,曾被西方媒体称为"阿拉伯之春",埃及、突尼斯、利比亚都曾快速落实西方民主政治制度。目前,埃及已经重新回到军事专制时代,突尼斯处在政治大动荡的前夜,利比亚陷入地方武装、部落割据之中。"阿拉伯之春"峰回路转的曲折历程再度引起人们对西方意识形态的大讨论,其实"阿拉伯之春"本身并不能证明西方意识形态的优劣,只能说明阿拉伯人民、政党、政府的认识能力和实践能力。"阿拉伯之春"的大起大落:民主的贵重品、易碎品特征  相似文献   
65.
《西亚非洲》2015,(2):3
激荡的中东变局已逾4年,震荡不安之波未能在中东大地完全停歇,地区内冲突交织进发,一些主要国家力量在中东地缘政治格局大变动中此消彼长,中东秩序加速演变。坐拥地区大国的埃及尚无暇顾及纷乱的区内他国,弥合国内社会分裂乃当政者之要务;利比亚徘徊在内战的边缘,陷入两个政府的困境;叙利亚大选虽已落下帷幕,但仍在战争的苦痛中挣扎;也门政局  相似文献   
66.
2004年的中东形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4年是伊拉克战争后的第一年,美国继续推动既定的大中东战略,伊战后遗症日益显现,中东进入一个大动荡、大分化和大整合的新时期。地区和平与民主改革已成为中东国家面临的突出挑战。一、伊拉克动乱与重建同步发展美对伊战争已过去20个月,但伊境内的反美武装抵抗和恐怖暴力袭击不但没有减弱,反而在局部地区不断激化,致使伊拉克一直难以摆脱战后乱局的困扰。与此同时,在美国十几万驻军的镇守和国际社会的支持下,伊拉克重建也取得明显进展。一年来,伊拉克呈现出动乱与重建同步发展的态势。一方面,伊战结束以来,伊境内安全局势始终未有明显改…  相似文献   
67.
68.
2012年5月下旬以来,自2011年3月中旬爆发的叙利亚危机迅速恶化.正如联合国—阿盟叙利亚问题联合特使安南所说,如果形势得不到扭转,叙利亚可能陷入一场"全面内战".这个极具重要战略影响的中东国家局势的急剧恶化,牵动着国际社会的神经.  相似文献   
69.
从埃及到也门、约旦再到巴林、伊朗,肇始于突尼斯的"茉莉花革命",从北非穿过整个中东直抵波斯湾,正蕴酿成席卷阿拉伯世界的新一轮民主之波。约旦政治分析家坎哈威说:"警钟已经响起,其他国家领袖应有所醒悟,意识到民众已非常厌烦,他们要争取政治自由、实现真正的经济改革、杜绝贪污和用人唯亲。"  相似文献   
70.
青年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而经济的边缘化会对青年人造成巨大的压力,在一定条件下,这种压力可能很快转化为街头运动,为社会发展带来较大的负面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