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各国政治   2篇
工人农民   2篇
世界政治   25篇
外交国际关系   4篇
法律   11篇
中国共产党   39篇
中国政治   82篇
政治理论   18篇
综合类   17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34篇
  2010年   37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编读往来     
《同舟共进》2011,(4):79-80
作者与编者:大思维和大智慧广东广州董天策(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常务副院长、教授、博导,本刊特邀审读员)读完《同舟共进》2011年第3期,不少文  相似文献   
72.
亚里士多德和米尔斯从理论上论及了中产阶层与社会稳定关系。他们认为中产阶层是“稳定器”和政治后卫。但是香港中产阶层的政治实践表明,其政治作用不只是稳定器或政治后卫,有时他们充当助推器和政治前卫的角色。  相似文献   
73.
于靖园 《小康》2011,(2):46-48
房奴、车奴、卡奴、孩奴??面对一生为奴的宿命,中国中产怎能活得淡定中产脆弱亚行报告显示,中国的中产阶层人数为8.17亿,其中3.03亿属于底层中产,一旦遭遇重大危机,很容易重新陷入贫困。  相似文献   
74.
中产阶层已经成为我国重要的社会群体,广州是改革开放率先发展起来的城市,对广州中产阶层的研究具有典型性。在梳理了中西方中产阶层划分方法的基础上,分别从生活方式和社会阶层等级视角来划分中产阶层,选择生活方式成本推算法和社会阶层比例法界定广州中产阶层的收入下限与上限。其次,基于问卷调查数据和个案访谈数据,采用描述性统计方法,分析中产阶层特征。研究显示,中产阶层趋于年轻化、知识化,多从事第三产业,中高级管理人员与私营企业主和个体户居多,物质条件丰富,具有看重健康和关注食品安全、受全球化影响、注重质量与价格、赞同绿色消费的价值观,身份认同感、社区归属感以及幸福感均较高。  相似文献   
75.
严翅君  李小红 《唯实》2011,(8):163-169
对中国当代中产阶层社会态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三种:一是细分主体角度的研究 二是发生学视角的研究 三是功能意义上的研究。但还没有形成系统性拓展,欠缺规律性发掘 仍需加强场域性探究和功能性追索。深入研究中国当代中产阶层社会态度,有利于准确判断这一阶层成长 成熟和变动走势 有利于执政党和政府形成正确的政策选择 有利于为社会和谐 团结稳定形成正确的意识形态思路。  相似文献   
76.
77.
吕庆春  伍爱华 《探索》2016,(4):174-180
中产阶层与社会稳定的关系应从经济与社会发展阶段的维度去考察。当中产阶层成为社会主流阶层的时候,经济与政治的制度化程度较高,中产阶层的体制属性、良好的教育背景促使其理性思考,其价值取向倾向中庸,政治态度趋于保守,中产阶层的中间社会地位能有效地黏合其他社会阶层,是政治与社会的"稳定器"。在中产阶层不断壮大的转型社会中,制度化程度较低,中产阶层的价值取向倾向多元化,政治参与处于无序状态,中产阶层是转型社会中反体制的主要力量,主张激进的政治与社会变革,成为政治运动的积极参与者和民主进程的主要推进者。因此,不能一概地认为中产阶层就是社会稳定阶层,转型社会中的中产阶层是社会的"动荡器"。  相似文献   
78.
陈雄 《桂海论丛》2004,20(4):5-7
扩大中产阶层是经济与社会走向现代化的客观要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题中之义,也是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重要途径。我们应当把扩大中产阶层作为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重要政策目标。在路径选择上,要着力创新分配机制、创业机制、教育机制,为扩大社会中间阶层提供有效的制度安排。  相似文献   
79.
中产阶层的宪政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清 《法商研究》2004,21(5):73-79
当今中国社会最引人注目的现象是一个新的中产阶层的出现 ,它在我们这块土地上的成长发育吸引了众多社会科学家的目光 ,把它放在历史长河和现实背景中加以审视是一种客观的态度。现代化群体位序的确立和强大中产阶层的培育 ,有利于现代化进程 ,有利于个体向上流动。而每个个体的幸福和上升的通道应该尽可能地获得很好的制度保证 ,也就是民主制度的建立和宪政法治理念的确立。中国的宪政将有赖于公平价值的建立、对相关利益群体或者阶层的兼顾 ,因为中产阶层是宪政最坚定的支持者 ,而中产阶层的健康成长又有赖于整个社会的稳定前进。  相似文献   
80.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产阶层迅速崛起,在社会协调、稳定与发展中的影响日益增强。研究发现,当前我国中产阶层虽具有较高的经济、社会及政治地位,却普遍存在政治冷漠、"集体出逃"等现象,并由此产生一定程度的政治认同危机。其中,文化认同是影响中产阶层政治认同的关键变量,因而应通过对我国中产阶层价值观、政治身份文化、政治参与文化和政治社团文化的重建,实现其政治认同意识的重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