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13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3篇
各国政治   28篇
工人农民   16篇
世界政治   24篇
外交国际关系   63篇
法律   267篇
中国共产党   775篇
中国政治   1021篇
政治理论   219篇
综合类   315篇
  2024年   24篇
  2023年   149篇
  2022年   107篇
  2021年   61篇
  2020年   78篇
  2019年   51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66篇
  2015年   99篇
  2014年   438篇
  2013年   176篇
  2012年   207篇
  2011年   182篇
  2010年   162篇
  2009年   172篇
  2008年   190篇
  2007年   147篇
  2006年   129篇
  2005年   71篇
  2004年   44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40篇
  2001年   30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杨迪君 《湘潮》2013,(1):139+141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当代思想政治教育是可行的。从教育目标上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当代思想政治教育都以培养人的德行为目标。从教育内容上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当代思想政治教育都是围绕以国家和民族未来、个人全面发展为内容来教育人。从教育方法上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当代思想政治教育都有类似的方法。  相似文献   
72.
新人文主义是人文主义遇到巨大挑战后于20世纪初在世界范围内兴起的一种文化思潮,它所倡导的思想内核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既有极为相似的共性,又在内涵和外延方面各有侧重。作为正在崛起的东方大国,我们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建设亚洲共同体、世界共同体的宏大任务,构建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制定出既体现中国特色又符合时代潮流的话语标准、进而取得世界话语权显得尤为重要。本文拟从新人文主义与中华文化的关系入手,探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的构建原则、思想基础、构建路径以及主要内容,并分析其对实现中国梦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3.
一点典     
《党课》2022,(1)
春秋时期,齐景公问晏子,有什么办法能做到谋事必得、做事必成?晏子以此句作为回答,强调了“义”与“民”的重要性。千百年来,中华民族形成了重义轻利、见利思义的价值取向,以及“因民之所利而利之”的义利选择。中国共产党传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心杯大义、舍生取义的民族气节和心怀大我、以民为本的家国情怀。  相似文献   
74.
要闻     
《中国人大》2015,(4):4-5
张德江主持召开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四十一次委员长会议2月11日上午,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四十一次委员长会议在人民大会堂召开。会议决定,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2月25日至27日在北京举行。张德江委员长主持会议。  相似文献   
75.
76.
77.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深刻阐述了中华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人类命运共同体、聚同存异原则、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联以及中华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问题。这些论述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传统文化的结合推向了一个新阶段,赋予了中华传统文化以新的内涵,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以及当前和今后治国理政的实践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78.
在马克思的著述中,他经常沿用西方人的惯例,以"中华帝国"来指称当时的中国。"中华"标识了国家的民族属性,"帝国"则表明古代中国的君主专制性质,即以皇权为中心的政治结构。在他看来,以权力本位为基础的中国传统社会的长期延续,严重窒息了社会的创造活力,造成中国"几千年来都没有进步"。西方的殖民入侵,客观上结束了中华帝国与世隔绝的状态,为这个古老的国家引入了现代元素,但这只是资本贪婪本性扩张的结果。以牺牲民族利益为代价,试图依靠西方殖民者的"恩赐"来实现中国这个古老国家现代的变革是行不通的,这个东方民族按照西方资本主义模式变革自己国家的道路被彻底堵死了。马克思科学预见了"中国社会主义"的出现,甚至为他们心中的新中国取了靓丽的名字——"中华共和国"。他不仅确信中国将来要走向社会主义,而且还确信未来中国的社会主义肯定会独具特色。  相似文献   
79.
梁衡 《新湘评论》2014,(5):41-44
毛泽东有一首词,里面有一句:“岁岁重阳,今又重阳。”2013年重阳节刚过,我就到湖南湘潭来看一棵树,树名重阳木。开始听到这个名字,我还以为是当地人的俗称。后来一查才知道这就是它的学名。大戟科,重阳木属。产长江以南,根深树大,冠如伞盖,木质坚硬,抗风、抗污能力极强,常被乡民膜拜为树神。能以它为标志命名为一个属种,可见这是一种很正规、很典型的树。湘潭是毛泽东的家乡,也是彭德怀的家乡,我曾去过多次,而这次却是专门为了这棵树,为了这棵重阳木。  相似文献   
80.
正立足当代弘扬中国文化面向世界对话多元文明为落实习近平等中央领导同志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普适性传播、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重要指示精神,最近,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批准贵州省创办《孔学堂》杂志、设立孔学堂书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