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98篇
  免费   2篇
工人农民   1篇
世界政治   1篇
外交国际关系   2篇
法律   5篇
中国共产党   860篇
中国政治   116篇
政治理论   31篇
综合类   8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4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30篇
  2014年   102篇
  2013年   109篇
  2012年   159篇
  2011年   138篇
  2010年   127篇
  2009年   93篇
  2008年   82篇
  2007年   46篇
  2006年   78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6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日前,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认定安溪、南安、永春、德化四地在历史上与中央苏区联系密切,把安南永德苏区视同中央苏区考虑。喜讯传来,夜不能寐,不禁遥想80年前8月25日来自安南永德工农兵代表、中共安溪中心县委和红2支队领导成员等500多人参加的四县工农兵代表大会在安溪东溪召开并宣布成立安南永德苏维埃政府的情景:  相似文献   
992.
《国务院关于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若干意见》)的正式出台,给赣南带来了振兴发展的春天,开创了赣南振兴发展的新纪元。兴国作为原赣南苏区的核心之一,在享受《若干意见》优惠政策的同时,更享受了国家关于设立瑞兴于经济试验区的特殊恩惠,享有了先行先试的"特权"。为此,我们  相似文献   
993.
<正>1931年9月28日午后,刚刚指挥3万红军将士粉碎国民党30万大军对中央苏区第三次"围剿"的毛泽东、朱德、项英等人,正在商量研究急于要做的两件大事:一是指挥红军乘第三次反"围剿"胜利之势,分兵在闽赣两省边境各县消灭土豪地主武装盘踞的反革命据点,巩固发展苏  相似文献   
994.
毛泽东是在经过对各种思想流派和革命学说进行探讨、比较之后,才选择了马克思主义的。他一旦认定马克思主义是唯一能够救中国的革命真理,便终生坚定不移地信仰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995.
曹春荣 《党史文汇》2010,(11):57-59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后,国民党反动派在对中央苏区进行残酷的军事“围剿”的同时,加紧了对中央苏区的经济封锁和交通管制。企图以此断绝苏区和白区的商品交换,给苏区造成严重的生存危机,妄图将新生的赤色中国扼杀在襁褓之中。  相似文献   
996.
叶茂 《廉政瞭望》2011,(7):19+21
"我们共产党不是明朝的崇祯,我们绝不会腐败到那种程度。不过,谁要是搞腐败那一套,我毛泽东就割谁的脑袋。我毛泽东若是腐败,人民就割我毛泽东的脑袋!"——中国共产党和新中国缔造者毛泽东,其生前高度重视反腐倡廉。  相似文献   
997.
曾晨英 《党史文苑》2011,(15):55-56
1931年12月14日的傍晚,天下着蒙蒙细雨,在宁都县城东原耶稣牧师的住宅楼上,国民党第二十六路军参谋长赵博生正在这里以宴请的名义召集团以上主官开会,就在这次"宴会"上,赵博生宣布全军官兵起义加入红军,史称"宁都起义"。宁都起义令蒋介石朝野上下震惊不已。赵博生,这位宁都起  相似文献   
998.
闽西苏区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南方建立较早也是比较巩固的革命根据地,后来与赣西南苏区连接成为中央苏区。闽西苏区位于福建西南部,包括龙岩、上杭、长汀、永定、连城、武平、宁化、漳平、宁洋、清流、  相似文献   
999.
中央苏区时期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把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理论和革命纲领用苏区群众所喜闻乐见的、通俗易懂的语言文风宣传普及,使之成为苏区革命群众生机勃发的创造性的革命斗争实践。这形成了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文化宣传,唤醒了广大苏区群众的革命觉悟,对组织发动苏区群众、武装苏区群众、开展土地革命、反"围剿"斗争和苏区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对今天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仍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00.
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在领导中央红军开辟赣南、闽西中央苏区时期,成功地解决了指导中国革命的四个重大问题即:走什么路,建什么党,建什么军,遵循什么样的思想路线?从而初步构建了毛泽东思想科学体系的基本内涵和框架。其主要内涵为:一是开辟了中国革命新路——提出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理论;二是制定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基本纲领及其各项原则;三是确立了红军反"围剿"作战的积极防御战略方针;四是提出了"中国革命斗争的胜利要靠中国同志了解中国情况"的独立自主、实事求是思想路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