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7篇
  免费   0篇
各国政治   2篇
工人农民   4篇
世界政治   4篇
外交国际关系   6篇
法律   9篇
中国共产党   29篇
中国政治   44篇
政治理论   14篇
综合类   5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任彦 《党建文汇》2007,(2):49-49
从小,他就有从大学中文系到职业作家的人生规划。1955年,他的哥哥要考师范了,但是,家里没钱供两兄弟同时读书,父亲只好让年幼的他先休学一年。1962年,他20岁时高中毕业。“大跃进”造成的大饥荒和经济严重困难迫使高等学校大大减少了招生名额,结果,成绩在班上排前三名的他名落孙山。高考结束后,他经历了最痛苦的两个月,所有的理想、前途和未来在瞬间崩塌。他不知所措,记不清多少个深夜,他从床上惊叫着跌到床下。  相似文献   
102.
在父宏聪教授的追悼会上,我凝视着他静静躺着的遗容,想到以后再不能看到他玉树临风的神采,想到他对中山大学中文系的贡献,想到他几十年对我的支持和栽培,想到我们曾经同欢乐、共患难,结下了深厚的情谊,不禁悲不可抑.无法自持。在高等院校,既需要专心从事教学和研究的学者,也需要精通教育业务且具有管理能力,擅于…结师生的行政人才。吴宏聪教授毕业于西瀚联大,是著名文学家闻一多的高足。  相似文献   
103.
毕志明  开宝 《时代风采》2010,(12):12-13
2010年6月5日,星期六,昆明北市区羊肠小村,47岁的昆明民莹学校校长钟盛斌要参加当地教育局的一个招生会议;6月6日,星期天一大早,民莹学校因为要接收一位云南师范大学中文系毕业的学生来校当老师,钟盛斌忙着和学生的家长进行沟通……  相似文献   
104.
《法律与生活》2013,(11):13
"你说的驴唇不对马嘴……你就是个狗汉奸……"。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孔庆东在微博上一句口舌之快,被网友告上法庭。最近,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一审判决孔  相似文献   
105.
前几天捡拾旧作,看到了几篇当时的小文。纸,黄了;字,旧了。惟有回忆却永远是鲜活的,跳荡在眼前。当年人事、斯时情怀,历历如昨。结识刘绍棠先生,大约是1988年的事。绍棠先生当时也就是50岁出头的年纪,白净面庞,戴一副黑框眼镜,书卷气很浓。我递上名片,他看了一眼,说,小娥、小  相似文献   
106.
有识之士担心人们以后连信也不会写了。而我的忧虑,不是以后,却是眼下;不是因电话和互联网的普及,而是因汉语文化知识的缺失。一些理工科大学生和一般知识分子的信且不用说,这里举几例文化层次较高者书信的出人意料处。我的一位同乡,本地某大学中文系毕业,曾在多种报刊发表过作品。一次他找我商量他的工作问题,并拿出商之于父亲的信让我看。  相似文献   
107.
2012年6月25日,上海大学中文系应用与创意写作学科组、上海大学文学与创意写作研究中心举办中国高校创意写作教育教学研讨会暨研究生论坛,来自温州大学、广东商学院、上海政法学院、上海社科院及德国汉堡大学的专家、学者发言,上海大学中文系  相似文献   
108.
晴天修屋顶     
流沙 《求贤》2010,(10):49-49
美玲是一所大专院校中文系的毕业生.在一家公司找了一份文员的工作。几天下来.美玲发现做一个简单的文员也很难,因为公司很多客户都是国外的,当他们打电话来时,美玲一句也听不懂。在以后的日子里,美玲便抱着一本《英语口语360句》苦学。几个月下来,英语这一关算是勉强过了。  相似文献   
109.
有识之士担心人们以后连信也不会写了。而我的忧虑,不是以后,却是眼下;不是因电话和互联网的普及,而是因汉语文化知识的缺失。一些理工科大学生和一般知识分子的信且不用说,这里举几例文化层次较高者书信的出人意料处。我的一位同乡,本地某大学中文系毕业,曾在多种报刊发表过作品。一次他找我商量他的工作问题,并拿出商之于父亲的信让我看。令人惊奇的是,他  相似文献   
110.
9月下旬,笔者突感内心烦躁不安,有几个夜晚虽勉强入眠,仍难安寝。每至凌晨,一夕数惊,终难再睡,遂挨至东方破晓。然心有疑惑,不知究为何故。9月30日正值中秋佳节,心思恍惚中,我前往宣南看望九旬老母。见老母精神健旺,甚感欣慰。攀谈间,突然手机铃声骤响,是笔者好友、中国新闻社老社长郭招金先生打来的。他急切地告知笔者,南老已于昨天下午四时许圆寂,且这一消息业经另一好友处得以证实,其语气极为伤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