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7篇
  免费   60篇
  国内免费   1篇
各国政治   3篇
工人农民   5篇
世界政治   12篇
外交国际关系   30篇
法律   109篇
中国共产党   66篇
中国政治   147篇
政治理论   12篇
综合类   33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34篇
  2013年   33篇
  2012年   47篇
  2011年   47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45篇
  2008年   37篇
  2007年   36篇
  2006年   32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30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45篇
  2001年   34篇
  2000年   29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71.
中药药理学在中药类相关专业的知识体系中有重要地位。在教学中有针对性地优化教学方法,激发和提高学生的专业学习兴趣是能否实现教学目标的关键。围绕教学中影响学生学习中药药理学兴趣的因素,通过优化教学方法培养学生专业学习兴趣,从而引导学生更深层次的学习,以达到教学目的。  相似文献   
672.
目的 探讨中药熏洗联合艾灸治疗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早期失功的保护效应。方法 选择首次接受自体动静脉内瘘术的血液透析患者共5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26例和对照组24例,其中治疗组予以中药熏洗联合艾灸治疗,对照组仅予常规术后观察。观察治疗前后2组患者术后3个月内瘘失功例数、内瘘血流速度、内瘘内径变化情况。结果 共8例患者发生术后失功,其中对照组7例,治疗组1例,主要原因为血栓形成。内瘘血流速度、内瘘内径及透析中血流量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二项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糖尿病、低血压是内瘘早期失功的危险因素。结论 中药熏洗联合艾灸治疗可减少维持性透析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早期失功。  相似文献   
673.
目的 观察中药外敷联合地塞米松甲状腺内注射治疗亚急性甲状腺炎(subacute thyroiditis,SAT)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80例SAT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和治疗组(40例),对照组给予甲状腺局部注射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外敷,治疗周期均为4周,治疗前后检测患者红细胞沉降率(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ESR)和甲状腺功能[血清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ree triiodothyronine,FT3);血清游离甲状腺素(free thyroxine,FT4);促甲状腺激素(thyroid stimulating hormone,TSH)],并进行疗效评价。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FT3、FT4以及ESR水平均减少,TSH含量增多(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FT3、FT4、TSH、ESR差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的分布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 中药外敷联合地塞米松甲状腺内注射可提高SAT的临床疗效,减少复发率。  相似文献   
674.
目的 观察湿疹外洗方治疗湿热蕴肤型小儿湿疹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7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湿疹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对照组脱落3例,治疗组脱落2例),治疗组采用湿疹外洗方治疗,对照组采用炉甘石洗剂治疗,连续用药2周,治疗前后对皮损面积、湿疹面积和严重度指数(eczema area and severity index, EASI)、湿热蕴肤证积分、瘙痒程度进行评价。结果 两组基于EASI的疗效、湿热蕴肤证疗效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基于瘙痒评分的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皮损面积和湿热蕴肤证积分降低程度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湿疹外洗方可以较好地缩小湿疹皮损面积,改善中医证候和瘙痒程度。  相似文献   
675.
目的 观察活血洗剂熏洗对Ⅰ、Ⅱ期肛裂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6例肛裂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3例,对照组应用高锰酸钾洗剂治疗,治疗组应用活血洗剂熏洗治疗,观察两组患者在治疗第1天、第3天、第7天时创面分泌物、创面疼痛、创面肉芽生长情况,以及血清肿瘤坏死因子 α(tumor necrosis factor alpha, TNF α)、白细胞介素 6(interleukin 6, IL 6)水平,随访时观察两组患者肛管静息压(anal resting pressure,ARP)、肛管最大收缩压(anal maximum contraction pressure,AMCP)及大便失禁严重度评分(Wexner评分)。结果 活血洗剂可降低患者的创面分泌物积分、创面疼痛积分、创面肉芽生长积分、ARP、Wexner积分(P<0.05),降低血清TNF α、IL 6水平(P<0.05),且以上指标降低程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活血洗剂对AMCP无明显影响(P>0.05)。结论 活血洗剂可减少肛裂患者的创面分泌物,减轻创面疼痛,促进创面肉芽生长,降低炎症反应,改善肛门功能。  相似文献   
676.
根据中医药院校中药学人才培养需要,中药鉴定学应以培养和提高学生认药、识药、辨药专业能力为目标,从实践教学内容、教学组织形式、教学考核与评价等方面进行实践教学改革,为提高中药鉴定学教学质量提供保证。  相似文献   
677.
目的 观察中药离子导入技术辅助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cute exacerbation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AECOPD)痰热郁肺证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AECOPD痰热郁肺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30例.两组均予以西医常规治疗...  相似文献   
678.
目的观察大黄龙骨牡蛎汤保留灌肠治疗慢性肾衰竭(chronic renal failure,CRF)脾肾气虚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1例非透析CRF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21例给予一般治疗,治疗组20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大黄龙骨牡蛎汤灌肠治疗,2周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中医症状评分以及血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血清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肾小球滤过率(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GFR)、24小时尿蛋白定量(24-hour urinary protein quantity,24hPr)、白蛋白(albumin,ALB)、血清总蛋白(serum total protein,TP)、血红蛋白(hemoglobin,Hb)水平。结果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分布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对照组治疗效果不明显(P>0.05),治疗组水肿、倦怠乏力、腰膝酸软、气短懒言、脘腹胀满、口淡不渴评分均有明显降低(P<0.05)。治疗后治疗组食少纳呆、倦怠乏力、腰膝酸软、气短懒言、脘腹胀满、口淡不渴评分下降幅度均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对照组各指标水平均无明显改变(P>0.05);治疗组BUN、SCr水平均明显下降(P<0.05),GFR、Hb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治疗组BUN、SCr降低值,GFR升高值均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西医治疗基础上合用大黄龙骨牡蛎汤灌肠,能够改善患者肾功能,提高CRF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679.
非酒精性脂肪肝(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在全球成年人中发病率为25%,单味中药干预NAFLD的作用靶点及机制已被广泛研究。研究表明,泽泻、山楂叶黄酮等通过抑制脂肪合成的AMPK/SREBP1c/PPAR/ACC/FAS信号通路治疗NAFLD。姜黄素、紫苏油等治疗NAFLD的机制是通过调节胆固醇代谢FXR/LXR信号通路实现的。红景天苷、黄连素等通过抑制炎症及抗氧化应激相关通路起到治疗NAFLD的作用。虎杖苷、人参皂苷等治疗NAFLD的作用与自噬相关mTOR信号通路有关。绞股蓝、槲皮素等通过调节肠道菌群而人参皂苷通过延缓肝脏纤维化通路有效干预NAFLD。  相似文献   
680.
目的 研究治疗不寐证的引阳入阴类药物的分类作用特点,为临床治疗不寐选方用药提供更多选择。方法 以中医资源网中药数据库为资料来源,以与“不寐”相关的中医术语为检索词,并通过界定引阳入阴的内涵,确定分类标准,筛选出各类引阳入阴类药物,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共筛选出具有引阳入阴作用的单味药46味、药对4对。结论 引阳入阴类药物针对不寐阳不入阴的核心病机,是治疗不寐的重要药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