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0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3篇
各国政治   4篇
工人农民   1篇
世界政治   5篇
外交国际关系   4篇
法律   39篇
中国共产党   63篇
中国政治   133篇
政治理论   49篇
综合类   57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32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35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4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41.
中西戏剧各自不同,也有很多相似可比的地方。爱是西方人生活的全部意义,尊重个人,张扬个性是西方人的追求,而责任则是中国人生命的一切目的,因此,服从集体、超越个人是中国人的行为标准。  相似文献   
142.
特区高校的德育建设必须与时代特征相适应,坚持“以我为主、兼收并蓄、融汇中西、为我所用”。要大胆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德育成功做法,吸收和兼容香港、台湾地区和新加坡道德教育的成功经验,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道德传统,并与深圳精神的不断创新相结合。  相似文献   
143.
“9·11”事件是一起重大国际性政治事件,也是一起极为引人关注的媒体事件,它为研究突发事件报道提供了生动的个案。在这起灾难性突发事件中,美国媒体所体现出来的国家利益至上原则,反恐斗争中双方对舆论控制权的激烈争夺,我国媒体在重大国际报道中的反应与思考,均值得我们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44.
东方抑或西方,任何类型建筑,其母题所具有的魅力,总是诱人神往。比如西方的十字型平面,尖券,柱式,帕拉第奥母题……中国的轴线、斗拱、藻井、大屋顶……发展到今天的带有各民族特色的现代建筑,母题依然美魂不散,甚而以其原始面目展于世人。在论述中西方建筑的基本母题之比较以前,有必要先对比它们成长过程中不同的文化背景。一、精神因素人类的性格,影响到建筑的性格。不同的文化圈产生不同文脉,作用于各类型文化;建筑文化又和其它种种文化一起,反作用于人类自身的素质。这种辩证关系,使得建筑与人息息相关。建筑的母题是建筑…  相似文献   
145.
内涵式发展与边际式变革--以传统市场为中心的中西比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龙登高 《思想战线》2005,31(4):105-110
明清经济在日趋成熟的、既有市场体系与制度框架内呈现为内涵式发展,虽然巨大的全国统一市场产生的经济推动力,推动了地权市场的发育,促进了生产要素组合与资源配置,带来规模效益、生产效率与经济活力,但也导致了当时内部或外部的变革诱因与异质因素难以生长,而且在近代改变这一制度时要付出极高的成本;同时期的西欧则由制度非均衡引发持续变革,内部市场的割据使各国致力于海外市场的开拓,在各国间的制度竞争中,新的质素与机制破土而出.  相似文献   
146.
孙中山对西方政治文明的看法,影响着他宪政思想的演进。早年孙中山对西方文化的主要情感倾向是倾慕,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也集中于批判中国专制政治。晚年孙中山比较系统地阐述其宪政理论时,他对西方文明的态度更多地趋向批判性反思。这使其宪政思想主要并非西方经典的分权制衡、限权政府的宪政理念,而是一种超越性的宪政模式,即以五权宪法超越三权分立,以全民政治、直接民权超越代议制政府。  相似文献   
147.
本文以五四时期为背景,旨在对五四时期胡适的中西文化观作一个简单地梳理。本文认为胡适的中西文化观是从文明的整体观出发,指出任何一种文明都包括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二者不可分离,且精神文明的发展有赖于物质文明的进步。在文明整体观的基础上,他又进一步指出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不是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差异,而是发展程度上的差异。故中国文化要赶上西方文化的发展程度,真正的出路就是“再造文明”。  相似文献   
148.
程继旭  刘丽苹 《学理论》2013,(12):37-38
中西传统功利主义思想的相同之处是利益,是道德的基础,把追求整个社会的幸福作为道德的最高理想,肯定了个体追求功利的合理性,对人性积极地思考;它们的理论差异是前者主张人我两利、集体功利主义,强调志功合一、义利双行的功利主义思想;后者主张合理利己主义、个人功利主义,强调效果论、重利轻义的功利主义思想。  相似文献   
149.
文学史上文类之间的关系千姿百态,文类等级是其中"最为活跃的关系"之一.中西方历史语境中由文类等级引发的文类身份认同,其相同点主要表现为:都注意围绕文学作品置身的众多维面、都善于借鉴外在客观事实进行比附与譬喻.不同点主要表现为:我国的文类身份认同比西方在具体方式上更加多样,更富民族色彩;在认同欲上更加强烈执着.文类身份认同的中西比较研究,在折射中西文学发展诸多共性的同时,更进一步凸显了各自文学传统的个性,开拓了中西文论比较的新视野.  相似文献   
150.
经济法的中国性问题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经济法的中国性问题旨在将经济法的本土性、回应性落实于实际。转型中国经济社会的变革和发展显然具有不同于西方国家的本土性,由此,需要经济法学研究秉持"嵌入"型思维来分析转型期经济法具体应回应的中国性问题,并在制度层面上作出应对。经济法解决中国性问题的进路,就是从法学思维出发,推动市场化转型与宪政转型的互动,着眼于社会分化下的强弱势群体间的利益、权利失衡,并构建以经济民主为中心的社会整体利益实现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