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0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3篇
各国政治   4篇
工人农民   1篇
世界政治   5篇
外交国际关系   4篇
法律   39篇
中国共产党   63篇
中国政治   133篇
政治理论   49篇
综合类   57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32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35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4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51.
中国古代伦理文化的基本特点是伦常日用、务实求真的世俗色彩,兼容并收、融合扬弃的思想体系,注重修身、追求心性的内在修养。古代西方伦理文化的特色是突出道德及精神生活价值,强调群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等。中西古代伦理文化既有共同点,也有相异处。认真研究其基本特点及异同,对于建构、完善当代世界伦理文化新体系,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2.
尹盛仑 《友声》2006,(3):8-8
3月23日,中西经济合作研讨会在浙江省杭州市举行,它是中西论坛第三次会议的延伸项目,目的是逐步实现论坛重在创新务实的指导思想。中共浙江省委副书记、省长吕祖善,中西论坛中方主席胡启立,西方主席、国际奥委会名誉主席胡安·安东尼奥·萨马兰奇,对外友协会长、中西论坛中方执行主席陈昊苏,北京奥组委执委何振梁,对外友协副会长刘志明,浙江省副省长钟山,浙江省政协副主席张蔚文等出席开幕式。浙江省政协副主席、省对外友协会长梁平波主持开幕式。陈昊苏会长在致词中说,经贸合作是此次中西论坛讨论的重点和热点。中西经济合作研讨会在杭州的…  相似文献   
53.
提起“权术”二字,在我脑中不禁浮现出这么两个人来:一个是中国古代的商君成汤,夏朝的末代君主桀荒淫无道,被原先的臣属商国所灭,商因而代夏。但商君成汤怕落下“天下言己为贪”的话柄,于是就宣布要把王位禅让给在社会上有威望的务光,以示“公而忘私”。  相似文献   
54.
东中西合作互动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栋生 《新视野》2004,(5):21-22
区域协调发展,是坚持科学发展观,落实“五个统筹”的要求。东中西合作互动是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举措。文章总结了我国区际经济技术合作的丰富经验,分析了存在的问题与制约因素,构建了理论分析框架,提出了进一步推进东中西合作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5.
明代前期的开放与进取,确保了丝路畅通,后期由于消极保守中西交往逐渐疏远,经济文化一体化交流随之阻隔。  相似文献   
56.
皮小卉 《新东方》2007,(4):53-56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和组成部分,它深深地根植于文化现实之中。数字是表示数目的文字,它除了表示事物的数量或次序之外,还广泛应用于成语或词组中,作为夸张或比喻的修辞手段,使语言凝炼、生动、生辉添色,达到言简意赅,渲染气氛的效果。数字在英、汉两种语言中体现出的不同或是相似的意义和作用,反映出两种不同的语言习惯和思维方式,  相似文献   
57.
中西治学方式之差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星亮 《思想战线》2003,29(1):90-97
中西治学方式的差异主要表现在三方面 :一是在处理“学” (基础理论研究 )与“术” (应用研究 )关系时有所不同。西方的“学”与“术”是两种不同的层次 ,两者分工明确 ,而且紧密结合。而中国则“学”、“术”不分或有“术”无“学”。二是在对待“博”与“专”的关系时有差异。西方学者大多“先专后博” ,即先进入某一个领域 ,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 ,做出成果后再扩大知识面。中国传统的学者多为“先博后专” ,即先打好扎实的基础 ,掌握广博的知识 ,然后再进入某一个专业领域进行研究。三是研究的注重点不同 ,即“点”与“面”的差异。所谓“点” ,即研究的视角集中在社会或文化的某一要素或某一主题 ;所谓“面” ,即研究的视角大多是一个专题或一个领域。西方学术注重“点” ,而中国学术强调“面”。  相似文献   
58.
在特定的近代中西交往时期里,参与交往的主体的“法律”概念的使用,不可避免地是“策略”性、“目的”性的,而非“一般语言化”的。在这一特定时期里,交往中的“法律”概念的涵义表达是具体语境化的、而非“中西对立”化的。在区分“法律”概念的“感性使用”和“探讨使用”的条件下,这一时期的“法律”概念使用,从某种角度暗示着从近代演化而来的现代及当代法律话语实践本身的相对自主的发展道路,在和近现代政治经济相互纠缠的过程中,甚至在融入近现代政治经济的过程中,中国近现代法律实践反而在一些基本方面依然可以是“独立”的。于是,发现一个认识历史的“法律行动者”的视角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59.
本文从对待西方文化的态度、中西文化比较的内容以及学习西方文化的方法与模式等方面比较了郭嵩焘与严复的中西文化观,认为二者的文化观既有相似之处,又呈现出不同的特色。相比较而言,郭嵩焘侧重于以传统文化为基点,来融会、贯通西方文化;而严复则侧重于以西方文化为参照系统,来挖掘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重构新的文化系统。  相似文献   
60.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语言教学最直接的根基。英语教学,不应被看成只是语言教学,而是与人类知识和经验传承相关的文化教学,要注重挖掘社会文化内涵、恰当地导入思维文化、语词文化和习俗文化等主要内容。教学中应遵循实用性、阶段性和兼顾性三原则,加强对英美文化内容的介绍和了解的同时重视中国文化的英语表达,不断扩大跨语言与跨文化交际活动的范围,从而推动中国文化走向与世界文化交流融合的新阶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