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715篇
  免费   174篇
  国内免费   90篇
各国政治   97篇
工人农民   252篇
世界政治   451篇
外交国际关系   170篇
法律   4992篇
中国共产党   6197篇
中国政治   8148篇
政治理论   2406篇
综合类   4266篇
  2024年   51篇
  2023年   299篇
  2022年   237篇
  2021年   353篇
  2020年   424篇
  2019年   239篇
  2018年   116篇
  2017年   239篇
  2016年   422篇
  2015年   873篇
  2014年   2265篇
  2013年   1797篇
  2012年   1900篇
  2011年   2090篇
  2010年   1985篇
  2009年   1901篇
  2008年   2257篇
  2007年   1621篇
  2006年   1363篇
  2005年   1223篇
  2004年   1258篇
  2003年   1274篇
  2002年   947篇
  2001年   706篇
  2000年   788篇
  1999年   147篇
  1998年   60篇
  1997年   40篇
  1996年   25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71.
当今,营销不仅广泛运用于营利性组织的经济活动,而且营销的原理和方法已经延伸运用到非营利性组织。运用到政府工作的许多方面。在新形势下,我国各级政府也应充分运用营销原理和方法开展工作,以不断提高服务人民的水平。 一、现代政府必须树立营销工作理念 营销是指关于构思货物和服务的设计、定价、促销和分销的规则与实施过程,目的是创造能实现符合个人和组织目标的交换。在政府和人民之间,同样  相似文献   
72.
加强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意识是一种观念形态的东西,是与物质相对应的。马克思主义早就告诉我们,意识不是从来就有的,是物质世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根据它的对象和内容不同,意识可分为自我意识和社会意识。法律意识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是社会主体对社会法的现象的主观把握方式,是人们对法的理性、情感、意志和信念等各种心理要素的有机综合体。大学生法律意识指大学生群体对法、法律或其现象的反映形式,即心理、知识、观点和思想,包括对法律的情感、认知、评价和信仰等的内心体验。一、大学生法律意识培养的必要性(一)依法治国的需要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  相似文献   
73.
离婚损害赔偿的理论依据及其构成要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离婚损害赔偿的规定填补了我国婚姻立法的一项空卣,但由于规定得比较简单,有些问题尚需进一步明确。本文首先探讨了离婚损害赔偿的理论依据,然后阐述了离婚损害赔偿的构成要件,认为其理论依据是建立在侵权关系之上,其构成除了应符合一般民事赔偿的条件外,还须具备在赔偿责任主体、行使请求权的时间等方面的特殊要件。  相似文献   
74.
所谓行政裁量权,是指行政主体在法律授权的范围内,依法进行的由行政主体自行判断、自行选择它所认为适当的方式而作出的行政行为。行政裁量权的不当行使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75.
76.
诚实信用原则的功能及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民法通则》第 4条规定 ,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诚实信用原则。诚实信用原则要求民事主体应依据诚实、守诺言、讲信用的准则 ,依善意的方式行使权利 ,并以诚实信用的方式履行义务。诚实信用原则既是市场经济当事人严格遵循的道德准则 ,也是每一个公民在社会生活中所应当遵循的基本法律原则。它作为民法的一项基本原则的确立 ,经历了一个产生与发展的过程。而本文旨在介绍诚实信用原则的确立过程 ,并对该原则的功能作一简要论述。一、诚信原则的历史沿革1.罗马法阶段诚信原则最早起源于罗马法 ,但其究竟来源于罗马法的何种制度 ,说法不一。有…  相似文献   
77.
“恶意诉讼”的社会危害性及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公民法律素质迅速提高,权利意识不断强化,在公民通过诉讼途径保护合法权益的意识逐步增强的同时,公民借助诉讼这一合法的外在形式谋取不正当利益或者损害他人利益的动机同样得到了“强化”,”恶意诉讼”现象已经成为一个不容人们忽视、亟待解决的问题。分析“恶意诉讼”的社会危害性并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78.
张丽萍  陈恳 《奋斗》2002,(8):36-36
新闻宣传作为党的喉舌,必须树立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为全党的工作中心服务,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服务。要想实现这个目的,就要在具体工作中,把宣传纪律和新闻规律有机地统一起来,这是做好新闻宣传工作的一个重要问题。在日常工作中,一些同志常常自觉不自觉地把宣传纪律和新闻规律对立起来,其实这是一种误解。新闻规律和宣传纪律不矛盾,在本质上是统一的。宣传工作具有政策性、导向性、  相似文献   
79.
高校女大学生是改革开放后成长起来的年轻一代,她们中的大多数人思想解放,勇于开拓,好学上进,她们聪明、勤奋、细心,是当代女性形象的集中体现。但因受女性生理、心理特征的影响,部分女生存在着缺乏政治热情、依赖性强、心理脆弱、怕苦怕累等问题。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由于受到西方资产阶级思想和价值观的影响,少数女大学生缺乏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对社会主义的理想和信仰动摇,对实现共产主义感到困惑、迷惘,甚至产生怀疑。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心存疑虑,信心不足,使命感不强,参与意识薄弱。有些女大学生政  相似文献   
80.
从企业债到公司债的法律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韬 《法人》2007,(4):32-33
“企业债”和“公司债”的差异不仅只是在于称谓上的不同以及发债主体是否局限于公司法人的问题,关键在于现实中的“企业债”完全是一种计划经济的产物,它和中国证券市场的长远发展的要求是格格不入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