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66篇
  免费   44篇
  国内免费   2篇
各国政治   4篇
工人农民   6篇
世界政治   35篇
外交国际关系   6篇
法律   748篇
中国共产党   199篇
中国政治   319篇
政治理论   119篇
综合类   376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43篇
  2022年   55篇
  2021年   39篇
  2020年   42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32篇
  2015年   49篇
  2014年   138篇
  2013年   115篇
  2012年   144篇
  2011年   169篇
  2010年   115篇
  2009年   128篇
  2008年   148篇
  2007年   114篇
  2006年   92篇
  2005年   70篇
  2004年   52篇
  2003年   44篇
  2002年   48篇
  2001年   57篇
  2000年   33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91.
《党课》2012,(23):59-59
1.客观地看人才 识才最忌主观成见,戴“有色眼镜”。“疑人偷斧”使无辜者遭嫌,而“情人眼里的西施”并不真是绝代佳人。浓厚的主观色彩往往造成情感上的误差,遮掩或扭曲人才的真实形象。  相似文献   
892.
天价盗窃案件中,由于行为人不能够准确认识其所窃财物的真正价值,导致行为人对盗窃财物的主观认识错误,从而产生了"天价盗窃"的行为结果。这也就导致了我国刑事司法实践中盗窃罪的主观恶性与客观结果的冲突。然而,客观结果显而易见,主观恶性却难以界定。因此,本文通过对"天价"案件的分析,着重解决行为人主观恶性的界定问题,从理论上回应司法实践中的冲突。  相似文献   
893.
《法治与社会》2009,(10):59-59
胡弘弘、赵涛在《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撰文指出。农民政治参与是公民有序参与政治的一大内容。当前农民在政治参与上的主体差异性较大,农民政治参与的主观动机较为多样,现存的政治参与制度未能充分发挥其效能,同时农民政治参与的非制度化趋势日益加剧。  相似文献   
894.
本文认为经济犯罪有三方面问题须进一步探讨:第一,关于经济犯罪主观方面;我国刑法界都否认经济犯罪主观方面存在犯罪过失,笔者认为在经济犯罪中也存在犯罪过失。第二,关于经济犯罪的犯罪行为特征,目前刑法界都普通认为经济犯罪的犯罪行为是一种非法经济活动。笔者认为这样界定经济犯罪行动为特征过于笼统,其的犯罪行为应为行为人利用法律赋予的权利自由进行非法的经济活动。第三,由于经济犯罪的犯罪主观方面和犯罪行为存在上述问题,笔者对经济犯罪的概念重新界定为:经济犯罪是指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过程中,行为人利用法律赋予权利自由进行的非法的经济活动。  相似文献   
895.
目前,我国刑法对刑事责任年龄的划分是:不满14周岁的,为完全不负刑事责任年龄阶段,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为相对负刑事责任年龄阶段,已满16周岁的,为完全负刑事责任年龄阶段。随着我国法制建设的日益完善,理论界对于刑事责任年龄的探讨也不断深入。下面的这个关于刑事责任年龄的典型案例就曾引起过很大的争议v:某甲,男,生于1969年2月13日,小学五年级学生。1983年2月11日寒假期间,甲回其学校时,见校低年级学生某乙(女,10岁)一人在值班室,遂起歹念。甲将乙骗至防空洞内进行猥亵。乙反抗,并说要把此事告诉老师。甲用石头…  相似文献   
896.
《先锋队》2012,(32):27-28
创先争优活动是改造客观世界和改造主观世界相结合和统一的过程。它既是推动企业各项工作,使企业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手段,又是保持党的纯洁性和先进性的有效载体。潞安集团党委在创先争优活动中,始终牢牢把握创先争优活动这一本质要求,结合企  相似文献   
897.
五忌:自相矛盾 逻辑清晰是法律思维的核心,而实践中逻辑混乱、自相矛盾的表述却时有发生。例如,一位刚执业的律师在为一故意伤害案被告人辩护时称:“辩护人对起诉书指控被告人构成故意伤害罪(重伤)没有异议,但请法庭考虑,被告人在主观上没有将被害人打成重伤的故意,只想将被害人打成轻伤,是一时失手才将被害人打成重伤的。”对罪名没有异议,对主观故意却又予以否认。  相似文献   
898.
对个人自由独立性的保障是大陆法系违法性理论存在的法理根基,亦是该理论所要求和体现的价值。新客观违法性理论弥补了主观违法性理论与旧客观违法性理论在解决实际问题时所表现出来的缺陷与矛盾,这对我国目前的刑法犯罪论体系的改革与重构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具而言之,在司法实践中仍应坚持“刑事违法性”,这是法治社会所要求的形式合理性所决定的。  相似文献   
899.
刑事诉讼中被告人承担客观证明责任的现象客观存在。它要求被告人针对特定案件的部分事实承担法定的、实质的、具有风险分配机能的证明责任,客观证明责任产生的主观证明责任具有义务性,显然与无罪推定倡导的证明责任分配理念相悖。将无罪推定原则作为刑事诉讼证明责任分配的唯一原则,不符合证明责任规范风险分配基本法理。证明责任规范的实体法属性,要求将刑法的犯罪构成要件以及蕴含其中的刑事司法政策因素,作为证明责任分配的重要考虑因素和基本分配原则。  相似文献   
900.
对于"天价葡萄案"等个案引发的主观罪过中的定量因素认识问题,一方面,对于主要反映行为人主观恶性、人身危险性的定量因素,无需行为人行为时的主观认识;另一方面,对于反映行为(包括结果)客观危害性的定量因素,如数额犯之数额、后果犯之后果,基于定罪之主客观相统一原则与责任主义的要求,则应作为主观认识内容。至于某些所谓"复杂罪过"的特殊后果犯,应区分罪过评价意义上的危害结果和处罚范围限制意义上的结果,前者是判断主观罪过的根基,而后者作为犯罪构成必备要件,要将其归责于行为人,基于责任主义,也要求行为人有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