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8篇
  免费   3篇
世界政治   4篇
法律   59篇
中国共产党   3篇
中国政治   15篇
政治理论   5篇
综合类   15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单位在民事诉讼中提供证据不应当定位为“证人作证”的行为,但单位有提供证据的资格,其所提供的证明文书是书证的证据来源之一。如此定位,有助于解决单位提供证据与证人概念的冲突问题,同时能够发挥单位作为提供证据者扩大证据来源的现实作用。对待单位提供的证明文书证据,应当区别情况分为公文书与私文书,并在认证规则上予以区别对待。  相似文献   
52.
53.
公证书是公证机构根据当事人的申请,依照事实和法律,按照法定程序并按照规定或批准的格式和要求制作的、具有特殊法律效力的司法证明文书。它是司法文书的一种。作为一种特殊的法律书证,公证书的效力在司法活动中是其它任何书证所无法代替和比拟的,是具有权威性的特殊证据。  相似文献   
54.
55.
最佳证据规则是普通法系的一项古老的证据制度,该制度起源于英国,但此后被美国不断发扬光大,并广泛应用于证据立法和司法审判。在历史演进中,最佳证据规则虽然在现代呈弱化趋势,但其精神却从未退出历史舞台。我国民诉法确立的原始证据优先原则与该制度也有密不可分的联系,然而,由于立法技术和体例的原因,我国证据立法中并未明确最佳证据规则的地位,相关制度规定也存在立法分散、内容矛盾等缺陷。因此,我国需要对该规则加以完善,使其更有效地应用于司法实践。  相似文献   
56.
书证是诉讼尤其是民事、行政诉讼中最常运用的证据种类。现行法定证据种类中书证与其他证据种类发生重叠交叉,应重新厘定书证的内涵与外延。书证复制件在诉讼中也频繁出现,复制内容准确、复制方法科学形成的均是书证复制件。书证复制件的证据效力应从形式证据效力和实质证据效力来考量,法律应对书证复制件规定较为宽松的形式证据效力,对某些特殊的书证复制件由法律推定为具有与原件同等的实质证据效力。在法律没有规定的情况下书证复制件的实质证据效力由法官以利益平衡的原则进行自由裁量。  相似文献   
57.
书证是民事诉讼中非常重要的一类证据,但有时由于某些原因当事人无法提供书证原件而只能提供书证复制件。那么哪些可以被叫做书证复制件,书证复制件在哪些条件下可以使用,它的证明力如何都成为重要的问题。目前我国在这方面的立法还比较少,建议借鉴英美法系在这方面的规定来完善我国的书证复制件的立法,促使诉讼更加便利和公正。  相似文献   
58.
郭铸满 《法制博览》2023,(24):67-69
在刑事诉讼案件的处理中,实物证据是法官审判的重要参考依据。而书证材料是重要的实物证据,在刑事案件的审判中发挥着关键性的作用。但是,相关部门向法院移交的书证材料,往往会存在瑕疵,致使相关司法人员无法对瑕疵书证进行有效使用。在刑事诉讼案件的审判中,大量的瑕疵书证问题会严重影响司法人员的工作效率,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影响到审判结果的公平公正。基于此,本文主要对刑事诉讼中存在的瑕疵书证问题进行探讨研究,深入剖析刑事诉讼瑕疵书证的成因,从立法层面和司法实务层面分析瑕疵书证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策略,以便降低瑕疵书证出现的频率,并提供瑕疵书证的补救效果。  相似文献   
59.
《新东方》2018,(1)
我国民事诉讼中的书证提交义务制度构建过于粗疏,导致在具体程序适用上存在很多不确定性。为避免该制度因使用不当对当事人权益造成损害,我国书证提交义务制度的适用应该采用限制化的原则,明确书证提交申请书的内容,放宽当事人提出申请的时间,完善法院对申请状的审查程序,扩大书证提交义务的义务主体,完善对书证证明妨碍的法律制裁。  相似文献   
60.
曹志勋 《现代法学》2011,33(5):151-160
引入两大法系共通的书证搜集裁判,有利于解决我国当事人提交书证能力不足的现实问题。在裁判模式上,大陆法系和美国在基本问题上达成共识,其书证搜集裁判的适用范围大致相似,并且裁判本身都在解决纠纷过程中发挥决定作用。在裁判效果上,妨碍书证搜集的一方应当在不同情况下分别于证据、事实、请求和程序层面承担不利后果。从现有制度出发,法院依申请取证制度应当引入比较法上书证类型的共识并且区分法官的裁判义务事项和自由裁量事项,同时从条件和过程两方面控制法官的裁量权,强调以裁判的形式加以保障。我国《证据规定》第75条正是书证搜集裁判的现行法基础,有必要重塑和细化其规范要件,并且建构层次清晰的裁判效果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