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42篇
  免费   35篇
  国内免费   1篇
各国政治   14篇
工人农民   301篇
世界政治   191篇
外交国际关系   31篇
法律   1291篇
中国共产党   194篇
中国政治   554篇
政治理论   149篇
综合类   353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37篇
  2022年   32篇
  2021年   46篇
  2020年   39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33篇
  2015年   88篇
  2014年   245篇
  2013年   226篇
  2012年   242篇
  2011年   280篇
  2010年   237篇
  2009年   297篇
  2008年   289篇
  2007年   170篇
  2006年   156篇
  2005年   151篇
  2004年   86篇
  2003年   93篇
  2002年   100篇
  2001年   63篇
  2000年   68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中国特色行政复议制度是彰显习近平法治思想实践伟力的重要场域。遵循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的制度逻辑,行政复议法可参酌人民调解法体例结构彰显其兼容程序法和组织法的特质,可基于复议权源自领导权原理整合行政系统化解争议的有利资源,可围绕竞争中合作、差异中互补构建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间新型衔接关系。行政复议化解行政争议主渠道作用的实现需要依托外力驱动型进路,负面清单式范围规定、复议前置原则性规定和复议程序快捷化设计是重要支撑。行政复议公正高效、便民为民的制度优势,可从实体纠错面向的复议决定体系、复议服务体系和智慧复议体系的构建上进一步完善规范表达。以习近平法治思想引领行政复议法修改,能够将行政复议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  相似文献   
112.
和谐劳动关系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劳动争议调解制度是和谐劳动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基于时代的发展和当前我国劳动争议处理制度的现状,重构劳动争议调解制度已成为必然。  相似文献   
113.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逐步推进,以劳动力市场为中心的劳动体制改革在不断地深化与发展。劳动者与劳动力使用者之间劳动关系的建立、变更和解除正在逐步转向由市场机制调节。劳动关系的主体与内容在变化,不同所有制中的劳动关系在发展,各种调整劳动关系的手段在转化,这一系列的变动导致劳动争议案件逐年增加。《劳动法》和《企业劳动争议处理条例》的颁布实施,使劳动争议案件的处理有法可依。正确处理劳动争议,有利于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协调劳动关系,有利于维护社会的安定。我国现行的劳动争议处理制度在长期的实践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这种体制在实践中也暴露了它的不足。  相似文献   
114.
调解劳动争议既是工会组织履行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平台,又是工会参与社会矛盾纠纷化解的重要切入点。福建工会在参与劳动争议处理的过程中,着力推动政策法规完善,为工会参与劳动争议调解提供制度保障;着力加强工会劳动争议调解组织建设,为工会参与劳动争议调解奠定物质基础;着力构建协调联动机制,形成调处劳动争议的合力;着力发挥监督作用和多元调解相互衔接作用,进一步畅通掌握劳动争议的信息渠道,不断健全工会对劳动争议案件的调处机制。  相似文献   
115.
纵观中国历代刑事责任年龄制度的变化趋势与时代特点,变化原因不仅仅是少年生长发育情况的差异,立法技术的不同发展以及立法指导思想的影响也不可忽视.面对当下民事行为能力年龄下调、未成年人触法事件频发的局面,就需要对这三方面因素作出综合考量,谨慎评价,尚不应整体下调法定最低年龄,要借助《刑法修正案(十一)》的契机,发挥出补充措...  相似文献   
116.
杜晨曦 《法制博览》2023,(10):109-111
本文分析劳动争议仲裁与诉讼的关系,剖析劳动争议仲裁与诉讼衔接面临的问题,从统一仲裁与诉讼的受案范围、完善诉求不一致裁审衔接机制、顺畅衔接裁审证据规则几个方面入手,重点探讨劳动争议仲裁与诉讼衔接机制完善的优化方式。  相似文献   
117.
边禹竹 《法制博览》2023,(30):133-135
在当前和谐社会环境下,劳动争议处理应该维护劳动者的切身利益,维护和谐的劳动关系。仲裁调解在解决劳动争议过程中能够起到较好作用,有效解决劳动者面临的“最后一公里”问题,促进劳动争议与纠纷问题的公正解决。本文首先阐述了仲裁调解在解决劳动争议中起到的作用,在明确现阶段不足之处的基础上,从切实提高调解员的素质能力、适当扩大一裁终局的应用范围、完善违约追责条款、做好仲裁与诉讼的衔接等四个方面,探讨了仲裁调解在解决劳动争议中的有效实现措施。  相似文献   
118.
叶苏煜 《法制博览》2023,(30):60-62
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的设立是为了保障生效裁判所确定的内容能够得以实现。然而实际适用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导致本罪无法发挥应有效用。理论上关于主体范围的界定、调解书是否属于本罪的犯罪对象、行为时间如何起算等争议长期存在;实务中总体适用比例低、“情节严重”的认定标准模糊、裁判文书说理不充分等问题亟需解决。为此,可以通过细化“情节严重”和“情节特别严重”的司法解释、建立完善的追诉程序、提高裁判文书质量来提高本罪的适用,助力“执行难”的破解。  相似文献   
119.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十八条(以下简称《民诉法解释》)规定了合同履行地确认规则.其中的"争议标的"不是依据原告的诉讼请求来确定,而是以合同订立时当事人各自的义务来确定.本文通过探讨一则关于布偶猫收购、繁殖、售卖的合作事宜的《合作协议》的案例,在该案例中法院认为,案涉《合作协议》中对...  相似文献   
120.
刍议我国劳动争议处理机制存在的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文惠  袁江 《法学杂志》2006,27(5):10-12
依照《劳动法》以及相关规定,我国劳动争议处理机制可以概括为“一调一裁两审”。然而实践表明这样的处理机制存在诸多问题,并不利于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本文选择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与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对于劳动争议的处理,对此进行探讨和说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