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6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3篇
各国政治   2篇
世界政治   1篇
外交国际关系   6篇
法律   20篇
中国共产党   26篇
中国政治   52篇
政治理论   7篇
综合类   20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正>多年来,重庆市人大常委会机关刊物《公民导刊》设置了一个好的栏目——"争鸣",很受读者欢迎。"争鸣"话题要么是编辑部拟出的,要么是公开征集的,参与"争鸣"者以人大工作者和人大代表居多。同时,笔者还注意到一个有趣的现象:以前话题几乎是有关人大工作的,而现在扩展到了其他方面。设置"争鸣"栏目,可以说是报刊改版仓新的重要举措之一,因为栏目如果  相似文献   
42.
本文是无锡读者张经济同志给本刊的信,对本刊是个良好鞭策,深表感谢。同时,希望广大工会同仁对本文提出的问题展开讨论。我们努力把“探索与争鸣”专栏办好,不负广大读者期望。  相似文献   
43.
<正>新年伊始,万象更新,《中外法学》完成了改版扩容,编辑部也实现了新老交接。前任主编贺卫方教授以及上届编辑部全体同仁坚持学术自主与学术创新,严守学术标准与学术纪律,八年如一日,精心编辑、悉心呵护《中外法学》,极大地提升了《中外法学》的学术声誉与学术影响。值此新老交接之际,我谨代表新一届编辑部对贺卫方教授以及上届编辑部全体同仁所作出的宝贵学术贡献以及各界作者、读者对本刊给予的支持与关心致以由衷的敬意与谢意。  相似文献   
44.
自由心证是证据评价方面的原则,是现代法制文明的标志之一。从我国法学界排斥自由心证到为自由心证正名入手,本文从制度、理论基础、法官素质等几个方面阐明了立法引进自由心证的必要性这一论题。  相似文献   
45.
看了《民主与法制》2011年第11期有关女性退休年龄的争鸣文章,笔者认为:女性退休年龄问题有其特殊性和复杂性,并不是简单的年龄一刀切就能解决的问题。女性有超过半数的受访者,赞同男女同龄退休,这组数据来自于全国妇联妇女研究所和国际劳工组织北京局近日发布的  相似文献   
46.
师吉金 《探索》2011,(1):175-179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际相结合,既是历史过程,也是理论成果。在中国革命和建设中出现的问题,从思想高度上看,是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问题上出现了失误。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问题上进行学术争鸣,要全面准确理解争鸣对象的观点;对于学术界有争议而不能达成共识的观点,应该慎重对待;不能曲解甚至改变别人的阐述。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有利于学术发展,达到学术争鸣的目的。  相似文献   
47.
编者按          下载免费PDF全文
邓峰   《中外法学》2011,(4):819-819
<正>学术争鸣、批评是学术共同体的生存和发展的表现形式,本刊也体认这一原则并乐于为这一目标而尽绵薄之力。本期编辑的专题所刊发的三篇关于公司治理和公司法的进化模式和路径的争论文章,从不同的侧面,基于不同的公司本质的视角,在不同的社会变迁模式下,而得到了不同的命题。  相似文献   
48.
改革开放以来,民族政策价值目标的理论争鸣,经历了从加快发展为核心目标还是维护民族团结为核心目标的争论,发展到近十多年来,围绕维护少数民族合法权益,还是社会整合、促进"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的争论。与之相对应,2014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确定了依法保障少数民族合法权益,"积极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2017年党的十九大确认"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新时代民族工作重要价值目标。  相似文献   
49.
在如何认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问题上,存在着“真理说”与“中性论”两种观点的争鸣。两种观点各有其理论依据和观察问题的视角。争鸣的产生在一定程度上是学术话语与政治话语的偏离所造成的。  相似文献   
50.
关于中国崛起的若干理论争鸣及其学术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围绕中国崛起与大国成长,中国国际关系理论界近年来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在大国含义、历史分期、崛起环境评估、崛起方式等几个方面展开了富有意义的学理争鸣。笔者认为,这种争鸣不仅有助于政治决策的科学化与多元化,而且对理论本身也有重大意义:“问题研究”不断引导“主义创新”,推动“学术命题”与“政治命题”的研究更趋平衡,为中国国际关系理论的形成寻找根基,不断开辟大国成长研究的科学道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