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50篇
  免费   133篇
  国内免费   11篇
各国政治   16篇
工人农民   57篇
世界政治   89篇
外交国际关系   21篇
法律   2359篇
中国共产党   371篇
中国政治   702篇
政治理论   251篇
综合类   828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45篇
  2022年   46篇
  2021年   99篇
  2020年   72篇
  2019年   49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42篇
  2016年   68篇
  2015年   144篇
  2014年   285篇
  2013年   296篇
  2012年   354篇
  2011年   397篇
  2010年   358篇
  2009年   363篇
  2008年   409篇
  2007年   295篇
  2006年   233篇
  2005年   261篇
  2004年   198篇
  2003年   170篇
  2002年   185篇
  2001年   126篇
  2000年   88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61.
小保:我受投资股东王某的委托来到华庆公司参与公司管理,被管公司不管我的开支、社会保险等问题,可我在这个公司已经工作一年多了。请问:我与该公司是否形成了事实劳动关系?河北郭书琴  相似文献   
62.
农业雇佣习惯法的渊源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法渊源的动因、进路和资源三要素具体到农业雇佣习惯法的渊源中转化为利益、博弈和契约。农业雇佣习惯法的创生和发展主要是雇主群体和雇工群体基于自己利益的考量而做出的智识性选择,此种智识性选择藉由雇主群体和雇工群体博弈而产出的农业雇佣契约的形式演化为农业雇佣习惯法。  相似文献   
63.
公证是国家司法制度的组成部分。公证公证的对象是法律行为、具有法律意义的事实和文书的真实性与合法性。公证的目的是为了使公证的事项发生法律效力。所谓涉外公证是指在公证中当事人或公证的对象或文书的使用地中含有一个或更多的外国因素;换句话说,是指对法律行为及有法律意义的文书和事实,因内容、当事人或使用涉及外国或外国人而依法证明其真实性、合法性的行为。本文对我国涉外公证的原则、管辖、范围、申请、受理、公证书的出具、效力、认证等内容都作了较为详细的阐述。  相似文献   
64.
政治设计与政治证明是西方政治哲学对政治合法性证明的两种理论方式.古典政治哲学以政治设计为主,现代政治哲学以政治证明为主.政治设计表达对政治理想的追求,是对政治合法性的间接性证明;政治证明表达对政治理念的确认,是对政治合法性的直接证明.政治设计以道德哲学为基础,实质是目的论证明;政治证明以契约论为代表,实质是程序证明.两种方式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显隐交互运用,把政治证明作为政治哲学的本质凸显为时代特征.  相似文献   
65.
契约精神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和谐社会的本质特征在于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和谐发展,在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因而和谐社会的实现需要一种特殊的理念来指导:具有既和谐又竞争的调节功能的契约理念。培育人们的契约理念,充分发挥契约的调节功能,无疑成为我国全面建设和谐社会的当务之切。  相似文献   
66.
我国现行《婚姻法》中所规定的重婚和《刑法》中所规定的重婚罪都是为了保护我国现行的一夫一妻的婚姻制度以及对严重违反婚姻制度和妨碍婚姻家庭罪的一种刑事制裁,然而在具体的司法实践中重婚与重婚罪的界限划分却一直是一个难以界定的问题。故此,本文将就此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67.
心理契约研究是近年来影响很大的一个组织行为学专题,员工与组织在心理上通过相互影响和讨价还价,建立、并反复重新建立起有效的心理契约,它本质上是一种隐含的、非正式的、未公开说明的相互期望,是决定员工态度和行为的重要因素。心理契约管理是员工激励的基础工作和保证,在心理契约管理过程中要注意招聘过程中信息传递的真实性,建立学习型心理契约及实施科学的职业生涯管理,提高心理契约的对等性,从而提高组织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68.
<正> 对于"法是国家意志体现"这一命题,近年来,我国法学界从两方面抨击甚猛。一是批判该命题所带有的"阶级利益一元论"倾向,认为该倾向否定法律反映包括社会共同利益在内的多元利益的事实和法只反映统治阶级利益的观点;一是批判该命题所导致的"唯意志论"倾向。对原有的法的国家意志性命题进行批判是无可非议的,问题在于这种批判要怎样进行。是完全否定和抛弃这个命题,代之以一种其它命题,如某些同志所主张的权利论或正义论命题?还是把这个命题作为一个基本事实命题保留下来,并重新加以解释,揭示出该命题所对应或描述的法的事实状况——法的合理性与不合理性、法制的完备与欠缺,进而将对法的现实性考察与现实性批判结合起来?作者认为这对当前的法理学研究颇为重要。  相似文献   
69.
<正> 在生产中加强劳动纪律和稳定干部的问题,始终是共产党和苏联政府一贯注意的中心。列宁在1918年写道:"必须把我们已经夺得的东西,把我们颁布过的法令,确定了的法规,讨论过的问题,拟订了的计划草案固定下来——必须把这些东西固定为不可动摇的日常劳动纪律。这是一个最困难而又最容易收效的任务,因为只有解决这个任务,我们才能树立起社会主义的秩序"。在加强自觉的劳动纪律中,劳动法令起了很大的作用。它巩固了人们对于遵守劳动纪律  相似文献   
70.
人类社会发展是人与自然、人与人和谐发展的过程,而在以往事实与价值冲突的机械发展观的指导下,人类陷入只关心自身利益、忽视客观规律的发展困境。这有着深刻的认识论根源。当前,我们要注意做到以下几点: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社会选择与个人选择的统一;生态效益与生态公平的统一,真正使事实与价值协调,促进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