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50篇
  免费   133篇
  国内免费   11篇
各国政治   16篇
工人农民   57篇
世界政治   89篇
外交国际关系   21篇
法律   2359篇
中国共产党   371篇
中国政治   702篇
政治理论   251篇
综合类   828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45篇
  2022年   46篇
  2021年   99篇
  2020年   72篇
  2019年   49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42篇
  2016年   68篇
  2015年   144篇
  2014年   285篇
  2013年   296篇
  2012年   354篇
  2011年   397篇
  2010年   358篇
  2009年   363篇
  2008年   409篇
  2007年   295篇
  2006年   233篇
  2005年   261篇
  2004年   198篇
  2003年   170篇
  2002年   185篇
  2001年   126篇
  2000年   88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产权是信用制度的基础.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信用制度,最根本的措施之一是要建立健全"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现代产权制度,使我国的微观经济主体成为真正拥有独立财产的所有者或产权主体,并使我国所有产权主体的财产都得到法律的切实保障.只有这样,才能解决市场主体讲信用的能力问题、动力问题和压力问题,才能解决市场主体的长期守信行为,才能建立起与市场经济发展相一致的信用制度和信用秩序.  相似文献   
72.
论权利主体     
权利主体可以归结为两种基本形态--作为权利主体的自我(公民)和作为权利主体的大我(法人).个人只有取得公民的资格,拥有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并拥有权利能力的指向物时,才能成为权利主体.大我是公意的人格化或人格体.在法人行使权利时,支配的自然过程与支配的社会过程必然发生分离.权利主体之间最基本的原则是:所有权的神圣不可侵犯、契约自由和权利主体在法律面前的平等.  相似文献   
73.
刑事和解与辩诉交易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刑事和解是犯罪者与被害者之间进行的一种协商 ,旨在被害者获得损害赔偿 ,犯罪者获得宽恕谅解 ,社会秩序得到恢复。辩诉交易是检察官与刑事被告人之间进行的一种协商 ,旨在通过被告人承认犯罪 ,获得检察官向法庭提出更低的量刑请求 ,国家因此降低司法资源耗费 ,降低诉讼风险。两种制度的本质都是一种刑事法领域中的契约关系。  相似文献   
74.
李亮 《理论月刊》2003,(12):107-109
现代社会,契约愈来愈呈现出“利益”的姿态。契约从“手段状态”向“目的状态”的逐渐转变给契约之底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自由、公平和诚信受到当前社会现实的严峻挑战,要保证人的生存和生活目标的最大实现,不断的审视这些价值理念实属当然。  相似文献   
75.
人大作为人大制度的载体在中国的政治生活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 ,但这种重要的地位却没有体现出相应的实际效果。本文从法律制度层面、政治学和社会学的层面将人大不能发挥法定作用进行全面、深刻的解说 ,目的在于揭示造成这种反差的种种原因 ,希望在完善人大制度的过程中可以起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76.
论契约精神对当代中国社会的整合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涛 《前沿》2003,(8):94-96
契约精神不但蕴藏着自由合意、权责对等、互助公益等方面的丰富内涵 ,而且对社会关系的调节具有独特的功能。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条件下 ,合理引进和倡导契约精神 ,无疑将对处于改革开放关键时期的当代中国起到独特的社会整合作用  相似文献   
77.
论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的价值及本土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是国家对遭受犯罪行为侵害而又没有得到充分赔偿的被害人及其家属,通过法律程序给予一定物质补偿的制度。其理论基础在于公平正义理念之彰显,国家基于契约义务所产生的责任和公共福利的实现。我们应当在借鉴外国立法的基础上,构建一种既符合我国本土特点又具备先进理论框架支撑的被害人补偿制度的范式。  相似文献   
78.
中国行政诉讼调解制度的现状与课题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对制度的设计者来说 ,建立完备的行政纠纷解决方式的体系 ,是保障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 ,促进行政机关依法行政的必然要求。为制度的使用者考量 ,也应建立多种纠纷解决方式 ,从而落实当事人的程序选择权。面对行政诉讼调解制度出现的困境 ,中国行政诉讼制度的重构需要解决一些重要的课题 ,如在调解中怎样实现自愿与平等协商 ,如何实现调解与审判的协调 ,如何保障当事人的反悔权利以及和解契约的拘束力问题等等  相似文献   
79.
本文主要分析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契约精神的内涵与理念,论述了在建设小康社会过程中,契约精神的文明成果对我国政府树立正确、科学的行政价值观与实现政府管理的法治化、规范化的重要现实意义,从而全面提升政府的治理能力与执政水平.  相似文献   
80.
张涛 《理论月刊》2005,(1):107-109
现代诚信是市场经济时代的必然要求。具有开放性、功利性和权利义务对称性的特质,契约精神所蕴含的自由交往、利益本位、权责对等的理念恰好与现代诚信的特质相一致。在经济、社会日益契约化的当代中国,合理引进和倡导契约精神,无疑会为现代诚信的构建提供强大的精神支撑,建立起现代诚信坚实的基础性资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