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8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世界政治   7篇
外交国际关系   2篇
法律   31篇
中国共产党   11篇
中国政治   28篇
政治理论   9篇
综合类   1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政治与行政二分问题始终是行政学争论的一个基本问题。但是,对于中国而言,政治与行政二分主要是党政关系的分离与协作,需要超越传统的理论进行分析。政治与行政两者的关系是既相互制衡而又相互协同的整体,在不同的政府体制和不同的层级政府之间其关系形态结构并不相同。当前,我国政治与行政二分的现实情况是基层政府党政职能关系交叉和组织重叠,导致党政关系出现缺位、越位和价值移位等问题。基层政府治理问题首先需要矫正党政职能关系和组织结构,并实现党政关系和职能更加有效的分工与协同。  相似文献   
32.
朱易 《法制博览》2013,(7):97-98
紧急避险行为或是因为不具有违法性或是因为不具有期待可能性而属于违法阻却事由或者免责事由,能够使避险人避免承担刑法上的责任,但是在司法实践中往往会出现第三人对于受害人的紧急避险的行为进行反抗的情形,本文就该现象以一个抽象出来的模型进行具体分析该种反抗行为的性质。  相似文献   
33.
34.
文明形态跃迁与思维方式变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明形态的跃迁与人类思维方式的变革存在着一致性,甚至可以说后者是前者得以成功的重要前提.伴随着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的跃迁,人类的思维方式发生着根本性转变,其轨迹表现为三个基本趋向:从主客二分到主客相融;从机械还原论到有机整体论;从价值单一性到价值多样性.  相似文献   
35.
大数据监控技术的发展超越了私人领域与公共领域的传统边界,进而导致了以此边界为基础的传统隐私伦理的终结。新时代隐私伦理因此必须进行大胆革新:将隐私伦理的基础从公私二分法转移到情境完整性上来。人永远是具体情境中的人,以行动者为中心的情境是自然完整的情境,情境的完整性超越了大数据监控技术对时空结构的改造,为个人合理控制自身言行提供了必要的规范准则,更为判断个人信息是否属于隐私范畴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36.
文化单食主义者,作为一种新型文化消费群体,在信息化时代正进入人们的视野,受到社会越来越多的关注。文化单食主义者群体在一定条件下,又极易转化为文化民族主义者人群。一旦成为文化民族主义者,将对世界文化多样性、文化多元化的推进形成巨大的阻力。因此,从文化单食主义者入手,探讨这一文化消费分化的内涵、成因以及对文化、经济和社会的影响,具有一定探索性的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37.
<正>"二分"就是分工与分配。这里所着重提出的劳动与"二分"的关系,其目的就是要揭示劳动和分工与分配之间的内在联系,这种联系不仅是不可分割的,更可以说是与生俱来的。人类劳动以及与此密切相关的分工与分配,都属于社会历史现象,都是人类社会历史活动的存在方式。用社会历史存在和发展的眼光来看,人无论是否从事劳动,都和劳动不能分开,同样,人和劳动之间不管处于什么状态,也都不能离开分工与分配。应该肯定,这种不可分离的关系,既是经济学考察的对象,更应该  相似文献   
38.
康德道德哲学的基础是建立在笛卡尔的身心二分的二元论基础上的,因此,康德将道德看作是理性这一心灵的因素为自身立法,而将身体的偏好、情感等因素排除在道德之外。这一理论预设带给康德道德哲学自身难以解决的困境。第一,属于心灵的理性何以能为属于另一领域的身体立法?如果可能,那么理性为身体立法对于身体以及情感、欲望来说是不是他律的而不是自律的?第二,身心二分的必然结果是知行分离,由此,理性为自身所立之法如何能成为人的行动?康德承认这是一个无法解决的困难。最后,理性与身体的割裂是否可能?现代科学的发展支持的身体在认知与推理等理论思考中的基础性作用。  相似文献   
39.
李北方 《南风窗》2012,(19):55-57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建立一个对纷繁复杂的中国的理解框架,这是时代提出的对中国知识分子的挑战。现代化、资本话语、民族国家、民主等概念都不再是前提,而是需要重新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4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