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8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世界政治   7篇
外交国际关系   2篇
法律   31篇
中国共产党   11篇
中国政治   28篇
政治理论   9篇
综合类   1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51.
52.
正生态危机是由人对自然不合理的开发利用所造成的,具体有社会制度方面的原因,有发展方式不正确的因素,有科学技术滥用的原因,但更本源的原因在于文化方面。任何一个社会都是由文化所支撑的,文化影响到社会制度的建立,发展方式的选择,科学技术的利用。  相似文献   
53.
环境危机引起环境法学者及法律界人士对人与自然关系的重视,进而提出了法学方法论"生态化"的观点.本文借重对传统法学方法论"主客二分"认识论的分析,提出在人与自然关系上传统法学方法论指导思想的片面性,进而对法学方法论"生态化"进行解析与评价.本文亦阐述了法学方法论"生态化"的特点及其对法学研究可能产生的影响,认为法学方法论"生态化"不是简单地对传统法学方法论的颠覆与否定,而是对传统法学方法论的合理修正与发展.  相似文献   
54.
在社会治理的发展史上,政策问题建构权一直处于变动之中,在不同的部门间移动.本来,政策问题建构权是一项立法权力,在民主的途径中自下而上地集中起来,集中到了立法部门.在政治—行政二分原则提出之后,政策问题建构和政策制定则被视作政治部门的权力,而行政部门则定位在政策执行的角色上.然而,在“新政”时期,行政权的扩张也使政府把手伸向了对政策问题建构权的争夺上.但是,当行政部门攫取了政策问题建构权时,人们则以行政部门的属性为由而将这一权力认定为管理权力.在20世纪后期公共行政的发展中,行政部门的政治属性再度得到确认,因而,政策执行也被看作是具有政治性质的行政活动,政策问题建构权的政治性质也同时得到了承认.  相似文献   
55.
作为刑法竞合论中最重要的问题之一,法条竞合和想象竞合的区分至今仍未得到彻底解决。从力图克服当前学界区分理论缺陷的见地出发,可以得出形式实质二分说具有妥当性的结论。在通常情形下,如果法条预设的行为类型之间存在重合交叉,而刑法又没有明文将行为对象规定为互斥关系,则法条之间就有存在法条竞合的可能;在特殊情形下,法条预设的行为类型之间虽然存在重合交叉,但通过运用法益对构成要件的解释机能进行检讨,可以确认法条之间不存在法条竞合,而是想象竞合关系。当法条预设的行为类型之间完全没有重合交叉可能时,则法条之间不可能存在法条竞合,但有存在想象竞合犯的余地。  相似文献   
56.
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的"思维视角"和"问题意识",是教育者以质疑索解的态度审视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时形成的一种思维习惯和提问方式。从不同的思维方式出发,往往导致不同的思维视角和问题意识。当前,要谋求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就必须根据新的条件、围绕新的任务,进行思维方式的创造性转换。为此,应以教育对象为本位,以马克思的哲学人学思维方式为指导,依据形势任务及人们生存与发展的需要,传承我党我军的优良传统与经验做法,有针对性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凸现并体现出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价值与人文关怀功能。  相似文献   
57.
马克思主义对整个世界的巨大影响无处不在,这种影响力同样也体现在资本主义世界科学家的身上。作为崭新科学研究领域的开拓者,J·D·贝尔纳在进行自然科学探索的同时,对马克思主义给予了格外的重视,认为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愈是深刻,对整个世界的理解就愈为透彻。贝尔纳对马克思主义的推崇充分地表现在他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上,也体现在科学与社会的关系上。质言之,他认为在科学领域里,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研究活动有所成就并推动社会发展的保证。  相似文献   
58.
杨蕾 《学理论》2012,(24):145-146
生态美学逐步成为当代美学研究的热点之一,这实质上是天人合一运思方式对主客二分运思方式的超越。传统本体论美学之所以陷入困境,主要是由于传统主客二分的运思方式造成的,虽然这种思维路径在人类的历史上有其深远和积极的意义,但这种意义又是相对的。生态美学消除了人与世界的对峙,以此回归人的本真存在,从而在人与世界的和谐共处中获得自由。  相似文献   
59.
唯物史观与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这是两个不同的命题。因此,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基础和基本原理是一回事, 能否正确运用这些理论基础和基本原理又是另一回事。这也启发我们,务必要把坚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精髓和马克思主义理论自身的精髓区别开来。  相似文献   
60.
认识的生成论理解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既然人的存在及其活动都是一个不断生成着的过程,那么人的认识也必定是一个不断生成着的过程。文章推陈出新,从人的生成这样一个生成论的视角对认识现象进行了独到的揭示,认为认识虽然在许多情形下是由各种习见的先行状况发展而来,但它并不是先行状况完全决定了的,因此结论只能是:认识是一个不断创造、不断超越的过程,认识以及主体思维、对象客体都处在不停的建构之中,即都是生成着的东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