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88篇
  免费   8篇
各国政治   13篇
工人农民   12篇
世界政治   22篇
外交国际关系   38篇
法律   165篇
中国共产党   178篇
中国政治   360篇
政治理论   118篇
综合类   190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58篇
  2022年   28篇
  2021年   39篇
  2020年   30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68篇
  2014年   130篇
  2013年   73篇
  2012年   68篇
  2011年   67篇
  2010年   72篇
  2009年   78篇
  2008年   63篇
  2007年   47篇
  2006年   39篇
  2005年   41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社会主义的生产目的是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需要和文化需要.经济新常态表明,在产能过剩、物质需要有可能得到满足的情况下,应当把文化需要的满足、把精神生产提到重要位置.在这一方面,美国经济学家加尔布雷思和德国的法兰克福学派为我们提供了有益的借鉴.中国应当在吸收国内外理论和实践的基础上建立自己的文化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62.
正为落实国家文化体制改革和繁荣哲学社会科学的精神,不断推动办刊机制改革和刊物质量提升,经教育部社会科学司批准,全国高校文科学报研究会于2014年6月至7月间开展了第五届评优活动,颁奖典礼于11月21日至24日在广州召开。  相似文献   
63.
唐科举中的"以文取士"在中唐后受到士大夫的普遍怀疑,也就是说出现了科举取士是"以文取士"还是"以德取士"之间的分歧,究其实质就是儒家思想与非儒家思想之争。从历史思想层面、阶级层面、社会文化层面对这一论争进行分析可得出:这种争论必然是短暂的,从长远来看,以文取士与以德取士必将融合。  相似文献   
64.
乡村振兴与脱贫攻坚是为解决“三农”问题和促进农村现代化而实施的重大战略,推动两者间的有机衔接对于当下全国的社会经济发展具有深远意义。大多数民族地区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面临着产业融合匮乏、衔接机制模糊、参与主体内生动力不足等困境。这些地区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核心在于因地制宜构建符合地方特色的产业结构,坚持以民族互嵌作为城乡融合发展的逻辑目标,按照东西协作与产业扶贫、就地脱贫与文化振兴、民族互嵌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原则,提升乡村振兴的质量。  相似文献   
65.
<正>对于社科界、美术界乃至广大电视观众和书报读者来说,"华梅"这一名字并不陌生。35年以来,华梅教授始终站在高校教学第一线,且成果颇丰,其"中西服装史"荣获国家级精品课,这是天津市艺术类课程中唯一的一门课。就学术研究而言,她的百万言著作《人类服饰文化学》自1995年出版,获中国图书奖等七项大奖,至今仍作为全国高校研究生考试参考书,其专著,译著,随笔和教材等共出版了59部。同时,又为非服装专业的人们讲授着装艺术与服饰文化课数百场,这些还没算上电视专题节目。她教出的学生一批又一批,且很多都已成材。  相似文献   
66.
将阳光文化做为人文地税的品牌来建设,是从税情、局情出发,做出的正确决策,对推进区局各项工作具有重要意义。无论从文化本身的作用,还是税务工作面临的新形势,都急需阳光文化建设,以"文"化人,最终将文化软能力转化为推动工作的硬功夫。  相似文献   
67.
刘敏  刘学忠 《求索》2013,(2):75-77
先唐教文的发展历经汉魏、两晋、南北朝三个时期。其主要发展趋势是一方面在固守教文文体本质特征的基础上,内容逐渐丰富,可以说达到了琐细的程度,并逐步形成固定的写作程式:另一方面在秉承实用性的基础上,不断增强文学色彩,语言由质朴渐趋丽辞藻语,讲求使事用典等。  相似文献   
68.
大众文化价值观研究,这个命题如果演绎成一味的价值观导向研究,似乎很难脱离好为人师却未必受人欢迎的精英主义立场,或者说,从20世纪30年代就崭露头角的大众文化批判立场。在1960年代大众文化(mass culture)被努力正名为popular culture之前,"大众文化"的基础是"大众社会"(mass society)。它的前提在于大众是资本主义  相似文献   
69.
70.
王立民 《现代法学》2014,36(5):3-13
以《唐律疏议》与《中华民国新刑法判解汇编》为例,对中国古代的律文解释与近代刑法法条解释的比较以后可以发现,它们有相似之处,具体表现为:刑法原则、罪名和刑罚等的解释十分相似。同时,在解释主体、解释结构和解释效力等方面存在相异之处。这些相似、相异之处还有自己形成的原因。形成相似之处的原因主要有两个,即相似的解释宗旨、解释技术。形成相异之处的原因也主要有两个,即相异的历史时期、相异的法制。经过这一比较还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它们的这种解释都源于中国古代的经学。从中亦可见,中国古代经学影响之深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