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88篇
  免费   8篇
各国政治   13篇
工人农民   12篇
世界政治   22篇
外交国际关系   38篇
法律   165篇
中国共产党   178篇
中国政治   360篇
政治理论   118篇
综合类   190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58篇
  2022年   28篇
  2021年   39篇
  2020年   30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68篇
  2014年   130篇
  2013年   73篇
  2012年   68篇
  2011年   67篇
  2010年   72篇
  2009年   78篇
  2008年   63篇
  2007年   47篇
  2006年   39篇
  2005年   41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中国互益性社团的形成和发展是中国政治发展的产物,也是影响中国政治发展的重要力量.中国互益性社团的产生具有自己独特的背景和特征,在影响政策制定、提供多方位信息、整合成员利益、促进民主政治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影响.因此,为了更好地推进中国政治发展的进程,要通过提高公共权力的自主性,形成公平的利益实现机制;加强政府对互益社团的扶持与引导,实现互益社团行为的有序化;发挥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建立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严明法律,吸纳舆情,维护和反映社会公众的整体利益,形成中国互益性社团发展的良好格局.  相似文献   
92.
近年国内文化消费研究概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司金銮先生对早期文化消费研究概括的基础上,对近些年国内文化消费研究的状况进行了概览。在研究角度上,近年来的研究主题与早期研究主题范围一致,但侧重点有所变化。在研究理论与方法上,社会学依然是文化消费研究的重要方向,但社会学方法的运用虽然普遍,其理论却运用得不够深入;经济学理论比前期运用更为普遍,也更为深入,分析角度更加多样化;文艺社会学的方法为文艺学背景的研究者使用,不像早期较多从文艺消费角度切入,近些年的文化消费研究更多从大众文化的角度来切入。近年来国内文化消费实证研究在指标体系上没有比较统一的标准,降低了区域间文化消费现状与水平的可比性;研究方法上偏重经济学方法,社会学、文化学方法的运用不够深入;应当在文化消费群体差异、文艺工作者群体现状、文化消费与社会心理的互动影响等角度作深化研究。  相似文献   
93.
社会转型期农民外出务工现象的社会学视野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随着旧式现代性向新型现代性的推进,社会秩序结构由“非自愿模式”进一步向“协议模式”转变,国家与家庭的关系由恶性互动逐渐转变为互构共变,农民由滞留农村转为外出务工。从社会学新型理论“社会互构论”的观察和研究视角,对社会转型期国家与家庭这两大行动主体的互构共变关系,以及相应的社会秩序结构的变化进行分析和解释。  相似文献   
94.
《新湘评论》2006,(2):51-51
“我是导游.先救游客!”中国女孩文花枝在生死关头把生的希望让给游客,把死的威胁留给自己。她不惜以生命的代价向游客实践了诚信的诺言。她的事迹感人至深,她的壮举令人称颂,她的精神给人启迪。她不愧为当代青年的优秀代表.更是旅游从业队伍的楷模.  相似文献   
95.
韩国朝鲜王朝中期著名的文章家金昌协堪称韩国文人学习研究欧阳修散文的一个典型代表。韩国史书以及文人的著述中均有金昌协学习欧文的记载。金昌协从欧阳修散文的内容特点、表现技法方面入手,评价了欧文所引发的审美效果。"简严有法、含蓄吞吐"、"提挈纲领、错综关节"是金昌协重点学习、接受欧阳修散文的两个主要方面。  相似文献   
96.
段玉裁是注释《说文》的大家。在其对《说文·序》的注释中,系统反映了其科学而先进的语言文字观点。关于文字的起源、作用与性质作出科学的认识;界定“六书”的内涵,并使其在辨析中更加明确;认识到文字的三要素———音、形、义三者并重、三者互求的统一观,对文字学的研究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97.
中国面临的文化挑战与文化战略设计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我国面临的文化挑战主要来自"西化论"、"新儒学"、"宗教热"以及如何建设"文化工业"等问题,本文结合分析这几个方面的问题,对中国的文化战略设计发表了看法.就上述四个方面作以论述.  相似文献   
98.
<正> 一、石刻铭文与法律史料的关系 中国石刻与金文同时产生,但遗存下来的殷商刻石却很少。秦汉以后,铭刻文字有舍金重石的发展趋向。秦始皇时曾巡游各地刻石“颂秦德”,“表垂于常式”,彰明其文治武功和法令制度。东汉时石刻文字增多,石刻形式多样,除碑刻外,刑徒砖、买地券、画像石等也流行一时。魏晋两朝屡申立碑之禁,南朝相袭不改,于是立碑成了埋铭,墓志获得充分发展。隋唐宋以后,碑刻颂辞、纪事已深入人心,并得到官府的提倡,在国家法律中,甚至出现有“护碑”的条文。《唐律疏义·杂律》“毁人碑碣石兽”条称:“《丧葬令》:‘五品以上,听立碑;七品以上,立碣。茔域之内,亦有石兽。’其有毁人碑、碣及石兽者,徒一年。”宋代以降,民间的各种应用石刻日益增多,石刻文字的篇幅和内容都有所增加。因此时及以后的碑刻文字资料内容丰富,多被世人重视,  相似文献   
99.
汉代贾谊疏牍文的内容顺应了当时的历史趋势,具有明显的公文特色,对我国古代公文的写作特别是对章表奏议等的写作影响颇大,对现行公文的写作也具有借鉴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00.
正该专栏自2000年第3期开设以来,一直遵循关注农村,了解农村,为农村法制建设出谋划策,为实现农村法治贡献力量的宗旨。经过多年的努力,在社会各界的鼎力支持与厚爱下,专栏在国内期刊界享有一定的美誉:2006年被评为"全国社科学报优秀栏目";2009年被评为"湖南省期刊优秀栏目";2010年被评为"湖南省高校学报特色栏目";2010年被评为"全国高等学校文科学报特色栏目";2012年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