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4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篇
各国政治   10篇
工人农民   2篇
世界政治   11篇
外交国际关系   21篇
法律   74篇
中国共产党   73篇
中国政治   161篇
政治理论   67篇
综合类   101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52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27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40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33篇
  2010年   41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学习月刊》2010,(20):105-105
近年来.武汉市汉阳区按照省委、市委的统一部署和要求。以“建强一个好班子、制定一个好规划、选准一个好项目、建设一个好阵地、完善一套好制度”为目标,以项目建设为抓手,坚持以城带乡、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协调发展的基本原则,不断加强组织领导。明确工作职责,强化工作措施,落实共建项目,全区“城乡互联、结对共建”工作深入扎实地开展。全区99家区属单位及辖区民营企业与东西湖区81个大队建立了结对共建关系。全区确立共建项目计5大类97项.  相似文献   
142.
随着中国与越南贸易的快速发展,我国进出口机电产品不同程度遭受技术性贸易措施的影响。本文介绍了技术性贸易措施及其影响,分别阐述了中国与越南机电产品的技术性贸易措施状况及其差异,探讨了旨在促进双方进出口机电产品贸易健康发展,开展互认与合作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43.
浙江地方民俗文化与外来文化互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地方民俗文化是一个民族或一个社会群体在长期的共同生产实践和社会生活中逐渐形成并世代传承的一种较为稳定的地方文化事象.任何一种地方民俗文化都有其独特之处,这种融汇了物质和精神、历史和文化的具有地方性、传承性的民俗,成为人民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在"文化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地方民俗文化以其独特的方式逐渐与外来文化接轨,并相互交融渗透,共同作用于地方经济和文化.本文以浙江省为例,对两种文化的相互交融作一粗浅探讨,主要从互融的产生、发展、健全等三方面论述.  相似文献   
144.
导数光谱鉴别黑色签字笔墨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导数光谱法鉴别不同种类的黑色签字笔墨水。根据不同品牌墨水的导数光谱图的差异对黑色签字笔墨水进行分类和鉴别。  相似文献   
145.
天台山素有“佛宗道源”之誉 ,二教共处一地 ,既有对话也有斗争 ,从宏观来看 ,“互容”是其基本特色。本文侧重讨论二教信仰方面的对话与论争 ,包括从高僧初入天台与神仙的交涉 ,到二教对同一传说或现象的不同阐释所表现出来的对话语权的争夺 ,兼涉寺观的关系等 ,以探索天台山佛道二教基本能够和平共处的宗教原因与文化背景。  相似文献   
146.
冬虫夏草作为一种西北藏区野生的中草药,是西北少数民族的重要经济资源之一。虫草的采集、运输、加工和销售过程中涉及的各种社会因素,使其成为了一个复杂的社会经济现象。本文以甘南藏族地区为例,调查并分析了虫草作为一种物的媒介,在促进当地汉族、藏族和回族之间的文化互动,增强少数民族社区凝聚力中的象征意义。研究表明,虫草的采挖及交易涉及多个少数民族之间的交流和合作,不仅能促进各少数民族之间的经济联系,也能加强彼此之间的文化交流和理解。与此同时,作为少数民族社区内部的一种社会经济活动,虫草交易还提供了一种社区共同体认同的基础,使得少数民族社区成员之间的归属感更加强烈。基于此,本文认为,在民族贸易中的这种劳动分工和资源分配,可以被视为一种影响少数民族社会结构的机制,因此可以从生态互动的维度,进一步促进各民族间的交往交流交融,从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相似文献   
147.
在人与自然关系的层面上,赫尔曼·麦尔维尔的《白鲸》是玛丽·雪莱的《弗兰肯斯坦》的反科学技术主题的延续,执着不悔的亚哈则是对忏悔的弗兰肯斯坦的创造性背叛。这种互文关系的确立既有表达现实意义的需要又是文学创作观的反映。  相似文献   
148.
《中外关系鉴览1950—2005——中国与大国关系定量衡量》一书,是清华大学国际问题研究所的学者新近出版的一部运用事件数据分析方法进行国家双边关系定量衡量的著述。该书系统梳理了建国以来中外关系的发展情况,覆盖了几乎所有对7组大国关系有影响的重要事件,根据记录绘制了中外双边关系曲线,得到一系列有意义和启发性的分析结论,并建立了一个庞大完整的中外双边关系数据库。这在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领域具有开创性意义。但该书也存在一些不足和需要完善之处,有待后来者继续挖掘,不断探索。  相似文献   
149.
我国司法鉴定制度是我国诉讼领域法制化建设的一个薄弱环节 ,司法鉴定的无序状态严重影响着我国诉讼立法价值追求的实现。随着依法治国方略的提出 ,司法鉴定的现行体制急需改革与完善 ,通过鉴定立法建立一套统一的、科学合理的司法鉴定制度 ,以适应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需要 ,是诉讼领域法制化建设的一项迫切而重要的任务。本文分析了我国现行司法鉴定制度的主要弊端 ,提出了改革与完善我国司法鉴定制度的构想  相似文献   
150.
西方互文性理论的提出、发展及建构维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互文性是20世纪后期西方文论从结构向后结构过渡时催生出的重要理论概念。在巴赫金、克里斯蒂娃和巴特那里,这个概念被孕育、提出和确立,而后经由热奈特、里法特尔、米勒、布鲁姆等人的阐释和补充,它逐渐成为一个包含多重意旨、具有双重向度的文学批评概念。同时还需指出的是,文学批评的语言之维和历史之维是互文性理论得以建构的两个最重要的维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