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各国政治   10篇
工人农民   3篇
世界政治   7篇
外交国际关系   6篇
法律   43篇
中国共产党   249篇
中国政治   291篇
政治理论   67篇
综合类   79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39篇
  2022年   40篇
  2021年   57篇
  2020年   52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9篇
  2016年   41篇
  2015年   81篇
  2014年   177篇
  2013年   39篇
  2012年   35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7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2014年2月25日,京津冀地区持续一周的重度雾疆仍在继续。原定在河北省冀州市法院开庭审理的一起老人酒后猝死在出租车上的民事赔偿案,被临时取消,原因是老人在退休前是该法院的一名副庭长,被告提出申请冀州市法院回避。  相似文献   
92.
《天津政协公报》2014,(10):11-11
<正>京津冀大气污染防治协作机制已经建立,目前急需进一步加强区域间环境技术交流,建立完备的环境治理技术创新和推广应用体系,为京津冀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提供技术支持。1.搭建京津冀区域环境技术交易平台,实现环境技术共享。2.建设环境技术示范工业园区,发展环境技术产业。积极推动京津冀区域大气污染防治技术和产品的示范工业园区落户滨海新区,鼓励和  相似文献   
93.
老马 《小康》2014,(8):42-45
东京都市圈从雏形开始就是围绕轨道交通在做文章,东京的京郊居住通勤模式的背后,是强大的轨道交通网在支撑。  相似文献   
94.
《北京观察》2009,(6):4-5
2009年5月10日至11日,第二届京津冀晋蒙政协区域经济发展论坛在北京市举行。5月11日上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会见了正在北京参加“第二届京津冀晋蒙政协区域经济发展论坛”的全体代表,并发表重要讲话。贾庆林指出.统筹区域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提高我国经济发展整体质量和水平的客观需要。京津冀晋内蒙古五省区市政协共同发起成立区域经济发展论坛以来,  相似文献   
95.
2009年5月10日至11日,第二届京津冀晋蒙政协区域经济发展论坛在北京市举行.5月11日上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会见了正在北京参加"第二届京津冀晋蒙政协区域经济发展论坛"的全体代表,并发表重要讲话.  相似文献   
96.
崔晨 《北京观察》2017,(2):26-27
1月12日至17日,政协北京市第十二届委员会第五次会议隆重举行。来自首都各界的700多名政协委员共聚一堂,紧紧围绕落实首都城市战略定位、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重大问题议政建言,  相似文献   
97.
《北京观察》2017,(7):4-4
6月9日,京津冀政协主席联席会第三次会议在天津召开,围绕“京津冀水资源协同保护与利用”主题建言献策。  相似文献   
98.
常红岩 《北京观察》2017,(10):52-52
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国家战略背景下,受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首都妇女的就业方向及岗位需求产生了一系列变化。  相似文献   
99.
白津夫 《前线》2015,(2):87-89
当前,在全球创新的大时代,我国创新驱动发展正处在关键时点上,倾力打造国家创新平台,加快首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对于全面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引领全国的创新发展具有突出的战略意义。要站在国家战略全局的高度,从更深层次上谋划首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以打造"国家创新平台"为重点,全面提升能力和水平,努力建成全球有影响力的创新中心。正确定位首都科技创新中心首都科技创新中心是一个大概念的中心。不限于科技本身,而是科技与经济一体化、技术与金融相  相似文献   
100.
积极探索都市圈内区域经济一体化,既是应对经济全球化挑战的现实需要,也是提升区域整合实力,构筑我国经济再次腾飞所需的世界级都市圈的必然选择.长期以来,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缓慢,与长三角地区相比整体差距较大.通过与一体化程度较高的长三角地区在基础设施水平、区域经济的均衡发展、城市体系、产业布局等维度的比较分析,找出京津冀一体化的症结所在,进而提出京津冀一体化走出困境的路径选择,以期促进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程度,提升我国的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